[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的多通道加工机床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5179.8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永;单少聪;彭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衡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B23B39/16;B23C1/08;B23P23/02;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有娣 |
地址: | 343800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上下 通道 加工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的多通道加工机床,包括:自动上下料装置,用于工件的存放及定位;若干运送装置,每个运送装置的驱动端上均具备有工作台;送料机械手,用于自动上下料装置与工作台之间工件的夹持传送;垂直于驱动端的运送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梁,至少一个固定梁的两相对侧上分别活动装配有加工模块;自动上下料装置上的工件经送料机械手至每一工作台上,再沿着驱动端的运送方向顺次经每一加工模块进行加工,实现工件从上料、定位及加工过程全自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的多通道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机床的不断研发改进,在目前的机械行业中,已经逐步出现多主轴多通道的加工设备,如发明人于2019年09月03日公开的授权公告号CN109015071 B的并行多通道数控机床,发明人在该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工人或机床操作者需要自行将工件装夹到机床的工作台上,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到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的多通道加工机床,实现工件从上料、定位及加工过程全自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的多通道加工机床,包括:
自动上下料装置,用于工件的存放及定位;
若干运送装置,每个所述运送装置的驱动端上均具备有工作台;
送料机械手,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工件的夹持传送;
垂直于所述驱动端的运送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梁,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梁的两相对侧上分别活动装配有加工模块;
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上的工件经所述送料机械手至每一所述工作台上,再沿着所述驱动端的运送方向顺次经每一所述加工模块进行加工。
因此,经由送料机械手进行对已存放在自动上下料装置中的工件进行自动夹取、定位并传送装夹至工作台上,代替了传统现有由人工进行逐一装夹定位所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同时,通过自动上下装置的定位及送料机械手的精准运送,有效保证了工件的定位精度。进一步的,通过两个加工模块及两个运送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有效避免将工件在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过程中需从其中一工作台重新装夹至另一工作台上的动作,避免了重新装夹带来的重复定位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每一工件的定位精度及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使得机床整个加工运作过程更加连贯,显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加工模块分置在固定梁两侧,使得该机床的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匀称,非常有利于对工件的稳定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未加工工件的储料部,及用于存放已加工工件的成品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定位部,用以对工件进行校正、定位,进而保证自动装夹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的定位精度,有效的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料部与若干所述运送装置之间的上料机械手,以及设置在所述成品部与若干所述运送装置之间的下料机械手。
进一步地,沿着所述驱动端的运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梁,且每个所述运送装置均贯穿若干个所述固定梁,每个所述固定梁的两相对侧上均装配有所述加工模块,所述驱动端带动对应所述工作台经每一所述固定梁上的加工模块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的两相对侧上分别安装固定有移动装置,两个加工模块分别对应装配于两个所述移动装置的执行端上,利用移动装置实现两个加工模块均能在固定梁上往复滑动的动作,进而实现两个加工模块均能在若干个运送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衡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衡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