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5056.4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1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崔扬;张卫军;王莹;张东晓;赵洁;常锴骞;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F1/06;C22C1/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Sm 3.0~3.4%,Nd 1.5~1.7%,Gd 1.5~1.7%,Zn 0.6~0.8%,Zr 0.4~0.6%,余量为Mg。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采用轻稀土元素Sm和Nd以及重稀土元素Gd作为稀土组分,Sm的含量为3.0~3.4wt%,Nd的含量为1.5~1.7%,可以增加含Sm、Nd强化相的生成量;Zn和Zr的含量分别控制在0.6~0.8wt%和0.4~0.6wt%,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而且可以增加元素在基体中的固溶量,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当前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能良好、阻尼减振性能优越、易回收等优点,在电子工业、汽车制造及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以稀土作为合金化元素可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例如,英国开发了含Y元素和Nd元素的WE54和WE43合金,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WE54合金,其室温抗拉强度为280MPa,断后伸长率为4%;我国也开发了含稀土的ZM6合金,在工程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抗拉强度为225MPa,断后伸长率为3%。中国专利文献CN 108796328 A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成分为:2~6wt%的Sm;0~3wt%的Nd;2~5wt%的重稀土元素;0.5~4wt%的Zn;0.2~3wt%的Zr;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钐元素替代钕元素,并且通过引入Zn、Zr元素,配合使用重稀土元素,经过热处理形成Zn-Zr锥面耐热强化相,同时利用重稀土元素结合轻稀土元素Sm促进形成柱面析出相,可以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但是得到的稀土镁合金的塑性较差,限制了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镁合金,用于解决目前高强度稀土镁合金存在塑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稀土镁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Sm 3.0~3.4%,Nd 1.5~1.7%,Gd 1.5~1.7%,Zn 0.6~0.8%,Zr 0.4~0.6%,余量为Mg。
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的合金组分为Mg-Sm-Nd-Gd-Zn-Zr。采用轻稀土元素Sm和Nd以及重稀土元素Gd作为稀土组分,Sm、Nd和Gd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分别为5.8wt%、3.6wt%和23.5wt%。Sm的含量为3.0~3.4wt%,Nd的含量为1.5~1.7wt%,可以增加含Sm、Nd强化相的生成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为保证强化效果和控制合金成本,Gd的含量控制在1.5~1.7wt%。Zn的含量控制在0.6~0.8wt%和Zr的含量控制在0.4~0.6wt%,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而且可以增加元素在基体中的固溶量,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本发明利用多元合金化的综合作用,可有效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优选地,所述Sm、Nd和Gd占稀土镁合金总质量的百分比小于7%。为了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采用搭配使用多种含量较低的稀土元素。相比于商用耐热高强镁合金WE54(稀土元素含量为9wt%),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在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在室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高于280MPa,断后伸长率高于8.5%。
优选地,稀土镁合金中Mg的质量分数为92~93%。
优选地,所述稀土镁合金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稀土镁合金的前驱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再将铸锭依次进行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具锁附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提升耐摩性的聚四氟乙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