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爆炸试验水池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444.0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阿漫;明付仁;张晓龙;刘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爆炸 试验 水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爆炸试验水池及试验方法,属于水下爆炸模型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爆炸试验水池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及水下拍摄困难的问题。它包括水池操作平台、爆炸水池主体、爆炸水池船坞、移动龙门吊滑轨、双驱电动龙门吊、电动龙门吊钢索、船坞平台滑轨、电动船坞操作平台、卷扬机和牵引钢索,在水池操作平台上开设相互连通的爆炸水池主体和爆炸水池船坞,在水池操作平台上固设两个移动龙门吊滑轨,在两个移动龙门吊滑轨上滑动设置两个双驱电动龙门吊,在爆炸水池船坞上端面上固设两个平行布置的船坞平台滑轨,在两个船坞平台滑轨上滑动设置电动船坞操作平台,在爆炸水池主体的边缘设有若干卷扬机。本发明适用于水下多功能爆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水下爆炸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爆炸试验水池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舰船、潜艇等水中目标在遭遇鱼雷、水雷等水中兵器攻击时,会对结构造成强冲击大变形,甚至威胁着舰艇的生命力。爆炸载荷结构耐冲击性以结构毁伤情况越来越受到各国海洋工程研究的重视,水下爆炸试验是检验舰船新型抗冲击结构的最直接的手段。由于实船水下爆炸试验对国家财力和试验的难度提出大量挑战,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后,进行缩比水下爆炸试验是研究舰船等结构水下爆毁伤等最佳方案,因此需要建设尽可能大尺寸的水下爆炸试验场地,来满足我国对水下爆炸试验项目的研究便利性和可行性。
现在国际上的水下爆炸试验水池功能单一,试验方法繁琐且成本较大;高速弹体跨介质出入水试验的建设也较为复杂,且对水下拍摄和打光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没有可以直接做到试验区和操作功能区分开的拍摄和补光;水下高压气枪爆喷试验场地的建设亦是如此。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即可满足水下大当量爆炸试验的功能需求,又不局限于只能做大当量的水下爆炸试验,又可进行直观可视化弹体高速跨介质试验和水下高压气枪爆喷试验集为一体的试验场地,是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爆炸试验水池,以解决现有的爆炸试验水池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及水下拍摄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爆炸试验水池,包括水池操作平台、爆炸水池主体、爆炸水池船坞、移动龙门吊滑轨、双驱电动龙门吊、电动龙门吊钢索、船坞平台滑轨、电动船坞操作平台、卷扬机和牵引钢索,在水池操作平台上开设相互连通的爆炸水池主体和爆炸水池船坞,在水池操作平台上固设两个平行布置的移动龙门吊滑轨,在两个平行布置的移动龙门吊滑轨上滑动设置两个双驱电动龙门吊,在双驱电动龙门吊上设有电动龙门吊钢索,在爆炸水池船坞上端面上固设两个平行布置的船坞平台滑轨,在两个船坞平台滑轨上滑动设置电动船坞操作平台,在爆炸水池主体的边缘设有若干卷扬机,每个卷扬机上设有一个用于牵引和调整爆炸试验模型位置的牵引钢索,在水池操作平台上设有跨介质弹体发射装置,所述跨介质弹体发射装置设置在两个平行布置的移动龙门吊滑轨之间且朝向爆炸水池船坞,所述跨介质弹体发射装置用于向爆炸水池船坞内发射弹体,通过电动船坞操作平台对高压气枪装置起吊和在爆炸水池船坞中的位置安放;
在爆炸水池船坞的两侧面均设有操作区,在爆炸水池船坞的两侧壁面上均匀设有若干船坞水面处观察窗口和若干船坞水下观察窗口;在操作区设有补光装置和高速摄像机。
更进一步的,在相邻两观察窗口之间设有船坞横梁和船坞立柱。
更进一步的,在操作区设有用于试验人员移动的船坞操作区楼梯。
更进一步的,在爆炸水池船坞的操作区内设有若干船坞支撑横梁,若干船坞支撑横梁支撑爆炸水池船坞的两侧壁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爆炸水池主体为圆台状结构,爆炸水池主体尺寸顶部直径为110m,深度28m,爆炸水池主体的壁面为45度斜坡,爆炸水池主体的底部直径50m处位置下部采用圆弧过渡。
更进一步的,在爆炸水池主体的顶部圆周上设有五个卷扬机,其中一个卷扬机布置在爆炸水池船坞的正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