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3321.5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银锋;陆慧俏;杨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模态 深度 森林 框架 动作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与手部动作相对应的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号;
S2.分别提取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相对应的时域特征,得到肌电信号特征向量和加速度信号特征向量;
S3.将肌电信号特征向量和加速度信号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特征向量集;
S4.将已经确定好超参数的深度森林进行优化;
S5.将特征向量集输入到优化后的深度森林中,得到手部动作的输出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肌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包括肌电信号的绝对平均值、肌电信号的波形长度、肌电信号的自回归系数、肌电信号的过零数、肌电信号的斜率符号变化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的绝对平均值,表示为:
其中,MAV表示肌电信号的绝对平均值;N表示滑动窗口大小;xi表示时间点i的瞬时sEMG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的波形长度,表示为:
其中,N表示滑动窗口大小;xi表示时间点i的瞬时sEMG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的自回归系数,表示为:
其中,xi,k表示肌电信号的自回归系数;p表示自回归模型的模型阶数;pj表示自回归模型的第j个系数;εt表示残余白噪声;k表示肌电信号序列中的第k个采样点;xi表示时间点i的瞬时sEMG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的过零数,表示为:
其中,
其中,ε表示避免低级噪声的阈值;N表示滑动窗口大小;xi表示时间点i的瞬时sEMG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的斜率符号变化次数,表示为:
其中,
其中,ε表示避免低级噪声的阈值;N表示滑动窗口大小;xi表示时间点i的瞬时sEMG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加速度信号的时域特征包括加速信号的应用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对加速度信号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分析,其中降维分析具体为:
将加速度矩阵设定为X,表示为:
其中,n表示样本个数,m表示每个样本的维度;
将加速度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表示为:
其中
其中,x1,x2,…,xp表示原特征矢量;z1,z2,…,zp(mp)表示新特征矢量;lij表示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态深度森林框架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S51.将得到的m维的特征向量送到深度森林算法的随机森林中,每个随机森林得到了一个n维的数据;其中,深度森林中每层结构有4个随机森林,两个黑色是完全随机森林,两个是普通随机森林,则得到了4个n维的概率数据;
S52.将步骤S51中得到了4个n维的概率数据与原始的加速度矩阵拼接起来得到m+4n维的数据,将得到m+4n维的数据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则得到4个n维的数据;
S53.将步骤S52中得到了4个n维的概率数据与原始的加速度矩阵拼接起来得到m+4n维的数据,将得到m+4n维的数据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则得到4个n维的数据;
S54.继续执行步骤S53,直到执行完最后一层,最后输出4个n维的数据;
S55.将最后输出的4个n维的数据取平均,得到一个n维的数据;
S56.在得到的n维的数据里面取最大的值作为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3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