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侧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0693.2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杉英明;日高大;石黑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信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李奕伯;刘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结构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上轨道沿着登车开口的上边缘定位。中心轨道从所述登车开口的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登车开口的方向延伸。下轨道沿着滑动门的下边缘定位。由所述上轨道引导的上铰链和由所述中心轨道引导的中心铰链与所述滑动门一起滑动。由所述下轨道引导的下铰链位于所述登车开口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中的每个处,并且不滑动。下边缘锁定机构将所述滑动门的所述下边缘固定至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侧部结构,并且具体涉及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沿着车辆的侧面滑动来打开和关闭的所谓的滑动门,已知为打开和关闭乘员进出车辆的登车开口的门。例如,滑动门由铰链支撑,所述铰链由放置在车身上的轨道引导。当铰链沿着轨道滑动时滑动门也滑动。对于具有大的总高度和大的滑动门高度的车辆,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被支撑在三个位置(即,车身的上部、下部以及中间部)的滑动门。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320852号(JP 2003-320852 A)描述了能够旋转地联接至驾驶室(1)的臂(22至25)经由固定至滑动门(11)的滑轨(26)支撑滑动门(11)的结构。上述括号中的标记为在JP 2003-320852 A中使用的标记,并且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标记无关。
发明内容
在全部三个轨道放置在车身上并且三个铰链放置在支撑在三个位置(即,车身的上部、下部以及中间部)的滑动门上的情况下,三个铰链随着滑动门移动。因此,不管滑动门是否被打开或者关闭,三个铰链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都不改变。即,通过连接三个铰链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状不随着滑动门的打开和关闭而改变。另一方面,在像JP 2003-320852 A那样将三个轨道中的两个放置在车身上并且将三个轨道中的一个放置在滑动门上的情况下,两个铰链放置在滑动门上并且一个铰链放置在车身上。放置在滑动门上的两个铰链随着滑动门移动,但放置在车身上的一个铰链不移动。因此,通过连接三个铰链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状随着滑动门的打开和关闭而改变。当由三个铰链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大时,对滑动门的支撑是稳定的。然而,当三角形变形并且三角形的面积减小时,对滑动门的支撑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在三个轨道中的下轨道位于滑动门上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当滑动门关闭时针对滑动门提供提高的支撑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侧部结构包括:车身侧部结构,其包括登车开口,乘员通过所述登车开口进出车辆;以及滑动门,其滑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登车开口。所述滑动门由位于三个不同高度的三个轨道能够滑动地支撑。所述车辆侧部结构还包括:上铰链,其构造为与所述滑动门一起滑动;上轨道,其沿着所述登车开口的上边缘而位于所述车身侧部结构上,并且构造为引导所述上铰链;中心铰链,其构造为与所述滑动门一起滑动;中心轨道,其位于所述车身侧部结构上,并且从所述登车开口的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登车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中心轨道构造为引导所述中心铰链;下铰链,其在所述车身侧部结构上位于所述登车开口的所述侧边缘附近;下轨道,其在所述滑动门上位于比所述中心轨道低的位置,并且构造为当所述滑动门滑动时被引导;以及下边缘锁定机构,其构造为当所述滑动门关闭时将所述滑动门的末端边缘的下端固定至所述车身侧部结构。所述上轨道在所述三个轨道中位于最高高度,所述中心轨道在所述三个轨道中位于中间高度,而所述下轨道在所述三个轨道中位于最低高度。
由于两个铰链与滑动门一起滑动,同时其余的一个铰链位于车身侧部结构上并且不滑动。因此,由三个铰链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状随着滑动门滑动而改变。当三角形的面积随着滑动门滑动而减小时,对滑动门的支撑的支撑稳定性降低。然而,通过由下边缘锁定机构将滑动门的末端边缘的下端固定至车身侧部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滑动门。
所述下轨道可以沿着所述滑动门的下边缘定位。因此能够增加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的距离,并且改进了针对滑动门的支撑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信,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0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