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式制氧机的分子筛性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9846.1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君;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春光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东三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式制氧机 分子筛 性能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脉冲式制氧机的分子筛性能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分子筛性能检测存在流程复杂以及准确度较差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获取所述制氧机进气通道的第一气体流量和排气通道的第二气体流量;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二气体流量的比例关系确定分子筛的性能。以及获取所述制氧机进气通道的第一气体流量和氧气出口通道的第三气体流量;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三气体流量的比例关系确定分子筛的性能。本发明简化了分子筛的性能检测流程,提高了性能检测的准确性,特别适用于便携式脉冲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脉冲式制氧机的分子筛性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制氧机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的氧气,并将其存储至氧气罐。即通过压缩机加压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分子筛过滤,由于分子筛只吸附颗粒较大的氮气,氧气可以通过,进而实现对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的分离。制氧机适用于各种人群氧疗与氧保健,具有产氧迅速、氧浓度高、产氧能力稳定、运行功率低、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其中的分子筛是一种沸石,特别干燥且用小孔来吸附氮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分子筛性能会逐渐下降。导致其性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进入分子筛的压缩空气会携带有灰尘,油污等杂质,分子筛长期吸附这些杂质会导致吸附能力下降。分子筛不能受潮,如果空气含水量较多,也会导致分子筛性能下降。分子筛性能下降,则影响制氧机的制氧性能,造成氧气浓度下降。因此制氧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面临更换维护分子筛的问题。但什么时候提示用户更换分子筛,对制氧机的设计就是一个难题。
现有技术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分子筛的性能:
1、根据分子筛的累计工作时间来确定分子筛的性能,具体地,通过记录分子筛的累计工作时间,当达到一定的时间累计值,比如5000小时,则提示用户更换分子筛。但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没有考虑每台制氧机使用环境的个体差异,不同机器的使用环境不同,有的个体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其准确性较差。例如空气污染严重,空气灰尘大,长期潮湿天气环境,则会使分子筛提前老化,未到提示更换时间,分子筛性能已经严重下降,造成制氧机出氧量下降,影响设备功能和用户体验。有的用户使用环境较好,达到累计设定时间时,分子筛的性能还未严重下降,满足出氧量要求,而此时提示用户更换还能继续使用的分子筛,造成资源浪费和用户使用成本的不必要上升。
2、通过氧浓度传感器检测氧浓度,出氧浓度下降则提示用户更换分子筛,但出氧浓度下降有可能有多种情况,其准确性较差。例如压缩机老化,氧浓度传感器飘移等故障导致出氧浓度下降,这时分子筛性能并未下降,而系统提示更换分子筛,造成分子筛的浪费和用户使用成本不必要上升。
3、采用专业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分子筛的吸附性能,比如气相色谱法、重量法、频率响应法等方法测定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能,但这种方法需要增加大量专业仪器和流程步骤,不适于在制氧机内部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制氧机的分子筛性能检测方法,以简化分子筛的性能检测流程并提高分子筛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脉冲式制氧机的分子筛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制氧机进气通道的第一气体流量和排气通道的第二气体流量;
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二气体流量的比例关系确定分子筛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制氧机包括至少两个分子筛,所述根据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二气体流量的比例关系确定分子筛的性能之前,还包括:
创建分子筛的压力值与流量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流量修正值为分子筛性能正常时制氧机排气通道的氧气流量;
获取所述制氧机任意一个分子筛的当前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9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