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8019.0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英;孙达锋;刘绍雄;华蓉;张俊波;刘祈猛;高章会;尚陆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8/00;A01G18/60;A01G18/4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邓菁菁;朱智华 |
地址: | 65003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菌株 及其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羊肚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肚菌菌株命名为六妹羊肚菌ZJYDJ0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8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菌株的栽培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羊肚菌ZJYDJ001原种接种在栽培培养料上,在16~19℃培养室培养20~30天,菌丝长满菌袋即得到栽培种;
所述栽培培养料配方为小麦60~75份、玉米芯20~40份、麦麸0~8份、石灰0.5~1.5份,含水量60~65%。
3.权利要求2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
栽培大棚内,将所述栽培种均匀铺洒在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筐内,菌种播种量为每筐100~200g,并盖上1~2cm的栽培基质,之后进行菌丝管理和出菇管理;
菌丝管理阶段:温度为10~22℃,空气湿度为70~90%,光照强度为300~900Lx ;
出菇管理阶段:播种后45~55天,控制温度为8~23℃,空气湿度为80~95%,光照强度为400~900Lx;
采收:子实体菌盖长度达5~8cm,即可进行采收;
所述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土壤跟砂以8~11:1的比例混合后,加入0.5~1%生石灰搅拌均匀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土质疏松、保水性好、无污染无农残的田土;所述砂为岩石风化形成的天然河砂、山砂或岩石轧碎而成的人工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的土壤使用前需铺开暴晒5~7d,后洒水润湿24h,使其含水量为10~15%;所述砂需过筛,颗粒直径≤3mm,使用前铺开暴晒5~7d。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质在筐中的厚度为2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筐沿着大棚通风走向排列,每三排为一组,每排筐数不限,同一排内各筐间不留间隙,每两排之间留间隙10~15cm,每组之间留通道20~40c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筐为食用菌专用PP周转筐,将编织袋剪开单层铺于底部和筐内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筐的规格为53cm×35cm×2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80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