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5175.1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闵召辉;李明月;王祺昌;张珂;石志勇;黄卫;杨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06F30/20;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殷星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动力学 模拟 沥青 相容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中沥青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具有稳定构型的基质沥青各组分代表分子;
(2)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Sketch功能绘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分子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获得具有稳定构型的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分子;
(3)根据沥青各组分的比例以及环氧树脂的占比,构建包含沥青各组分代表分子以及环氧树脂分子的环氧沥青分子模型EA,并经过弛豫过程获得其稳定构型的轨迹文件;
(4)提取步骤(3)中所述的轨迹文件的最后100帧,计算环氧沥青分子模型的Energy,得到环氧沥青模型的势能Ep、非键能En、范德华势能Ev、静电势能Ee;
(5)构建包含单独的环氧树脂相的分子模型E以及包含基质沥青的分子模型A,计算Energy,分别得到沥青相的势能Eap、非键能Ean、范德华势能Eav、静电势能Eae,以及树脂相的势能Eep、非键能Een、范德华势能Eev、静电势能Eee;
(6)势能相互作用能Eip、非键能相互作用能Ein、范德华相互作用能Eiv和静电力相互作用能Eie表示相互作用能的来源,分别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势能相互作用能Eip、非键能相互作用能Ein、范德华相互作用能Eiv和静电力相互作用能Eie,以评价环氧沥青体系中环氧树脂与基质沥青之间的相容性;
Eip=Ep-Eap-Eep;
Ein=En-Ean-Een;
Eiv=Ev-Eav-Eev;
Eie=Ee-Eae-Eee;
式中,Eip为环氧树脂体系E、沥青体系A的势能相互作用能(kJ/mol),Ein为环氧树脂体系E、沥青体系A的非键能相互作用能(kJ/mol),Eiv为环氧树脂体系E、沥青体系A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kJ/mol),Eie为环氧树脂体系E、沥青体系A的静电相互作用能(kJ/mol);
(7)相互作用能包括为负数时表示环氧树脂体系E、沥青体系A相互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中沥青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弛豫过程中,每个NVT系综下的弛豫时长为1000ps,每1000步输出一帧构型,得到1000帧的轨迹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中沥青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弛豫过程之前,先在Forcite模块中进行20000步的几何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中沥青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相互作用能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互作用越强。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中沥青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占比为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51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