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系统及智能分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55062.3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李聪聪;姚建光;罗巍;李陈;吴康;严超;叶章颖;朱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A01K61/13;G06V20/05;G06V10/22;G06V10/24;G06V10/774;G06F18/2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锤形 鱼类 疫苗 注射 智能 分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苗单列化装置(100),图像获取装置(200),分拨装置(300),控制模块(400)以及分级通道;所述鱼苗单列化装置(100)用于实现鱼苗的头尾定向以及单列化,其出口端与图像获取装置(200)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分拨装置(300)和分级通道安装在图像获取装置(200)的出口端;所述控制模块(400)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图像获取装置(200)获取的图像,从而计算并根据鱼苗形体尺寸、注射位置和重量进行分级,并控制鱼苗单列化装置(100)、图像获取装置(200)和分拨装置(300)的动作;所述分拨装置(300)用于根据控制模块(400)的分级结果将鱼苗分入对应的分级通道;
所述的鱼苗单列化装置(100)包括减震垫(101)、激振源(102)、角度调节板(103)、供料面板(104)、配重(105)、前向出口(106)、后向出口(107)、出鱼滑道(108)、带有横肋的Z型输送带(109);激振源(102)与减震垫(101)、配重(105)固定连接,角度调节板(103)与激振源(102)、供料面板(104)固定连接,角度调节板(103)可带动供料面板(104)绕X、Z轴旋转角度至合适位置,前向出口(106)和后向出口(107)设置在供料面板(104)一侧,出鱼滑道(108)与带有横肋的Z型输送带(109)固定连接,带有横肋的Z型输送带(109)的斜坡面上安装有挡板且横肋之间的空间保证恰好容纳一条鱼,带有横肋的Z型输送带(109)的顶端包覆有一层罩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200)包括外壳(201)、工业相机(202)、光源(203)、光电传感器A(204)和挡边(205);所述光电传感器A(204)安装在挡边(205)上,工业相机(202)和光源(203)安装在外壳(201)上;当鱼苗经过光电传感器A(204)时,触发工业相机(202)抓拍鱼苗图像并回传给控制模块(400)中的图像处理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400)由PLC和图像处理设备构成;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处理图像获取装置(200)的回传图像,并自动识别鱼的形体尺寸、注射位置和重量,然后与PLC建立通讯,控制分拨装置(300)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拨装置(300)由气缸(301)、刚性连接板(302)、光电传感器B(303)和弧形引导块(304)构成,所述气缸(301)通过刚性连接板(302)与弧形引导块(304)相连;所述光电传感器B(303)识别到鱼苗经过后,控制模块(400)判定当前鱼苗是否属于相应分级通道,若是则气缸(301)动作并带动弧形引导块(304)运动从而将鱼苗推出进入所述分级通道,否则气缸不动作鱼苗继续前进。
5.一种纺锤形鱼类疫苗注射智能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分级系统实现,所述的控制模块(400)通过图像获取装置(200)获取鱼苗图像,自动获取并根据鱼苗形体尺寸信息、注射位置和重量进行智能分级的方法如下:
S1、用畸变矫正算法矫正工业相机镜头带来的畸变效应,使图像中鱼苗与现实中的鱼苗比例一致或使误差在1~3个像素点之内;
S2、制作数据集;利用S1矫正过后的工业相机拍摄多组多变量影响下的鱼苗照片,并进行特征标注,包括鱼的种类、特征部位的位置和范围信息;所述特征部位包括鱼的整体轮廓、鱼眼、鱼嘴、腹鳍、背鳍、尾鳍、臀鳍、尾柄;
S3:根据S2制作的数据集,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最终获得能够识别鱼的种类信息、特征部位位置和范围信息的深度学习模型;
S4、采用S3获得的深度学习模型对鱼苗图像进行识别,获取鱼的种类信息、特征部位的位置和范围信息;
S5、根据S4获得的信息,判定鱼苗头尾定向是否成功以及鱼苗之间是否存在黏连:若鱼苗头尾定向失败或鱼苗之间存在黏连,则将鱼苗直接从传送带最尾端送出,否则进行步骤S6;
S6、当注射位置的点位恰好是特征部位的中心点或者偏离2-3mm以内、并且能够识别得到对应的特征部位的中心点时,可直接识别获得注射位置,并对鱼苗的注射位置信息进行输出;否则通过进行步骤S7-S9获取注射位置信息;
S7、根据S4获取鱼的种类信息、特征部位的位置和范围信息,通过后处理计算方法获得鱼苗的形体尺寸信息;所述鱼苗的形体尺寸包括鱼的体长、总长、总宽、鱼嘴末端至鱼尾柄、尾巴中心的距离、鱼眼中心至鱼尾柄、尾巴中心距离、背鳍至腹鳍距离;
所述的后处理计算方法为:对获取得到的鱼眼、鱼嘴、腹鳍、背鳍、尾鳍、臀鳍、尾柄这些特征部位的中心位置点,做回归拟合得到一条贯穿鱼苗中心并连通鱼嘴、鱼眼、尾柄、尾鳍中心的中心拟合曲线,将该中心拟合曲线等距拆分成多段线近似表示,从而得到鱼体中心拟合曲线的一系列关键点,从而依据这些关键点和特征部位的中心点,准确计算鱼的各类形态参数信息;
S8、事先测量不同种类的鱼苗的形态参数和注射位置、重量信息,建立不同种类的鱼苗的形态参数和注射位置、重量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得到注射位置、重量回归模型;
S9、通过获得的鱼苗形态参数,借由注射位置、重量回归模型间接得到注射位置、重量;输出鱼苗的形体尺寸、重量、注射位置信息;
S10、将用户事先输入的分级范围与输出的鱼苗形体尺寸、重量、注射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当前鱼苗所属的分级通道;
S11、若鱼苗形体尺寸、重量、注射位置信息不在任何一个分级范围内,则鱼苗直接从输送带最尾端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0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