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小球藻改良盐碱地及促进藜麦生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1202.X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利;朱晓丽;李润植;马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C12N1/12;C12R1/89;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睿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5 | 代理人: | 侯文峰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小球藻 改良 盐碱地 促进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球藻改良盐碱地及促进藜麦生长的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三种小球藻(C.pyrenoidosaGY‑D26、C.vulgarisGY‑D25、C.emersioniiSXND‑25)为材料,首先筛选出盐碱胁迫耐受性最好的小球藻,其次采用土壤灌溉的形式评价目标小球藻对太谷(非盐碱地)和应县(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后探讨了小球藻对两种土壤上藜麦的促生效果与作用机理。本发明研究了小球藻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以及对藜麦的促生作用,为盐碱地的改良以及藜麦的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小球藻改良盐碱地及促进藜麦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迅速增长的人口强调了增加粮食生产的必要性,土壤盐碱化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急需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开发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尽管藜麦具有优异的抗逆性且兼具高营养价值,是公认的实现盐碱地高值化综合利用的优良作物,但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藜麦在盐碱地中的产量。微藻是一大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兼顾生物肥料与生物刺激剂的双重功效。但是,微藻在盐碱地改良及对作物在盐碱地中的促生效果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三种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hlorella vulgaris和Chlorella emersionii) 为材料,首先筛选出盐碱胁迫耐受性最好的小球藻,其次采用土壤灌溉的形式评价目标小球藻对太谷(非盐碱地)和应县(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后探讨了小球藻对两种土壤上藜麦的促生效果与作用机理。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蛋白核小球藻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蛋白核小球藻在制备盐碱地改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蛋白核小球藻在对藜麦促生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藜麦生长在盐碱地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藜麦为陇藜1号。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蛋白核小球藻培养至OD680达1.0-2.0,每隔7-9天灌溉1次。
进一步地,蛋白核小球藻的培养方法为:将藻株放入无菌BG-11培养基中培养25-35天作为种子液,温度25±1℃,光强100μmol photons m-2s-1,光周期16:8,每天手动摇晃数次。
本发明地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剂,所述盐碱地改良剂含有蛋白核小球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研究了小球藻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以及对藜麦的促生作用,为盐碱地的改良以及藜麦的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三种小球藻在不同盐浓度下的OD680、细胞密度和干重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三种小球藻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叶绿素含量(a、b和c)和叶绿素a/b变化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三种小球藻在200mmol L-1中性盐a、碱性盐b和混合盐c下的生长综合评估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对照、BG-11培养液和微藻处理下太谷和应县土壤的pH a、EC b、水分c和有机质d含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对照、BG-11培养基和微藻处理下的太谷和应县土壤的pH a、ECb、水分c和有机质d含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对照、BG-11培养基和微藻处理下太谷和应县土壤的pH a、EC b、水分c和有机质d含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