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驶路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8907.6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揭洋;何逸波;林智桂;姚毅超;邓琬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6 | 分类号: | B60W4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路况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行驶路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安全驾驶技术领域,所述行驶路况检测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行驶目标行驶至目标检测路段时,获取所述行驶目标的初始行驶信息,其中,所述初始行驶信息包括初始对地距离和初始加速度;当检测到所述行驶目标在所述目标检测路段行驶时,获取所述行驶目标的实时行驶信息,其中,所述实时行驶信息包括实时对地距离和实时加速度;依据所述初始对地距离、所述初始加速度、所述实时对地距离和所述实时加速度,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其中,所述路况类型包括正常路况和第一类型不良路况。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驶路况检测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驶路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成为了大众出行的首选,与此同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亟待重视,其中,对于行驶路况的准确识别更是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根本,目前,通常情况下依赖于驾驶员的视角去识别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以控制车辆在不同路况时进行相应的加减速,但是,当车辆经过一些坑洼路面或石子路面等不良路况时,由于驾驶员人眼的限制性,无法准确识别路面的平整度以及路面材质的变化情况,进而易导致底盘的损伤,所以,行驶路况检测的准确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驶路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行驶路况检测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行驶路况检测方法,所述行驶路况检测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行驶目标行驶至目标检测路段时,获取所述行驶目标的初始行驶信息,其中,所述初始行驶信息包括初始对地距离和初始加速度;
当检测到所述行驶目标在所述目标检测路段行驶时,获取所述行驶目标的实时行驶信息,其中,所述实时行驶信息包括实时对地距离和实时加速度;
依据所述初始对地距离、所述初始加速度、所述实时对地距离和所述实时加速度,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其中,所述路况类型包括正常路况和第一类型不良路况。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初始对地距离、所述初始加速度、所述实时对地距离和所述实时加速度,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初始对地距离和所述实时对地距离,确定所述行驶目标的对地距离偏差值;
依据所述初始加速度和所述实时加速度,确定所述行驶目标的行驶加速度偏差值;
依据所述对地距离偏差值和所述行驶加速度偏差值,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
可选地,所述对地距离偏差值包括第一对地距离偏差值,
所述依据所述对地距离偏差值和所述行驶加速度偏差值,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对地距离偏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偏差值阈值,以及判断所述行驶加速度偏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偏差值阈值;
若所述第一对地距离偏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偏差值阈值,且所述行驶加速度偏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偏差值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检测路段为所述第一类型不良路况。
可选地,在所述依据所述初始对地距离、所述初始加速度、所述实时对地距离和所述实时加速度,检测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的步骤之后,所述行驶路况检测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检测路段的路况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不良路况,生成第一刹车控制命令;
依据所述第一刹车控制命令,控制所述行驶目标的行驶速度降至安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8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