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6833.2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涛;尚修堂;忻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07C5/34;B07C5/36;F26B11/02;F26B5/08;F26B25/00;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何世常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河道 有害生物 治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包括船体、控制箱、收集机构、输送过滤机构、分拣机构、出料机构、垃圾箱和回收箱,收集机构、输送过滤机构、分拣机构以及出料机构均与控制箱相连接;船体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与输送过滤机构进料端相对设置,分拣机构架设于输送过滤机构上,分拣机构一侧设置有垃圾箱,输送过滤机构的出料端与出料机构相对设置,出料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回收箱。同时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实现了河道内有害生物的清理,通过分拣机构将垃圾进行分离,便于藻类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在河道内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得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下降,水体缺氧,造成水体调节失调,现有的技术通过船只捕捞大量繁殖的藻类,再进行处理回收,处理效率低,不便于藻类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现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河道内有害生物的清理,通过分拣机构将垃圾进行分离,便于藻类的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包括船体、控制箱、收集机构、输送过滤机构、分拣机构、出料机构、垃圾箱和回收箱,所述收集机构、所述输送过滤机构、所述分拣机构以及所述出料机构均与控制箱相连接;
所述船体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输送过滤机构进料端相对设置,所述分拣机构架设于所述输送过滤机构上,所述分拣机构一侧设置有垃圾箱,所述输送过滤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出料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回收箱。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收集板和拨动电机,所述拨动电机与收集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拨动电机固定于所述船体一端并与控制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过滤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均布有挡板,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滤水孔,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伸缩缸、连接臂以及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与输送带相对设置并与连接臂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伸缩缸的缸体固定于皮带输送机的架体上,所述皮带输送机和所述伸缩缸均与控制箱相连接;
所述皮带输送机中部设置有接水槽板,所述接水槽板的两侧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抓取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龙门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以及摄像机,所述摄像机通过第一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通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架顶部,所述第一龙门架开设有条形通孔;
所述抓取单元包括第二龙门架、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以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升降气缸和抓取气缸,所述抓取气缸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与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二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丝杆通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第二龙门架顶部,所述第二龙门架开设有条形通孔;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摄像机、第二驱动电机、升降气缸、抓取气缸以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6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