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557.4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王锦新;程锹轩;向建化;陈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秦莹 |
地址: | 51000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热流 芯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硅片基底,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适配安装,并形成一密封的流体通道腔体,所述硅片基底封装于所述流体通道腔体内;
所述硅片基底表面设有粗糙亲水区域,所述粗糙亲水区域内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V型沟槽,所述V型沟槽的一端到其另一端深度逐渐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V型沟槽间形成由一端到另一端表面逐渐变窄或增宽的楔形结构,所述V型沟槽和所述楔形结构组成具有梯度润湿性的微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基底具有疏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中部均设有镂空区域,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适配形成回形的所述流体通道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中部镂空区域的边缘分别设有一圈插接槽和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和所述插接槽适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置接头,所述外置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并与所述硅片基底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规格合适的具有疏水性的硅片基底;
步骤二、在所述硅片基底表面进行激光刻蚀,加工出粗糙的表面结构,对粗糙的表面结构进行亲水处理,形成所述粗糙亲水区域;
步骤三、使用砂轮在所述粗糙亲水区域表面进行精密磨削,加工出呈阵列分布的且由起始端到末端深度逐渐增加的所述V型沟槽,使相邻的所述V型沟槽间形成表面逐渐变窄的所述楔形结构,间隔布置的所述V型沟槽和所述楔形结构组成具有梯度润湿性的微通道;
步骤四、采用铣床分别加工出可适配安装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轮廓和内部结构,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适配安装后能够形成所述流体通道腔体;
步骤五、采用耐高温胶或通过焊接方式将经步骤三加工后的所述硅片基底封装到所述流体通道腔体内,然后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适配密封安装,得到自适应热流控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紫外激光器发射的波长300-400nm的紫外激光对所述硅片基底进行表面微纳结构的诱导,其中微纳孔隙为20-100nm,重复频率为20~100KHz,脉宽设置为10~20ns,扫描1~2次,加工出粗糙的表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去离子水对粗糙的表面结构进行亲水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二亲水处理后的所述硅片基板在步骤三中装夹于精密磨削机台的工作台表面,通过控制砂轮的行走路线能够调节砂轮的进给参数,在所述硅片基板表面磨削出深度逐渐增大的所述V型沟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热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内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部的矩形镂空区域以及分别位于各矩形镂空区域边缘的相适配的一圈插接凸起和插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