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及其原位纯培养物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399.2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桐;李备;梁鹏;洪喜;薛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42;C12M1/36;C12M1/26;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细胞 原位 培养 芯片 及其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金属镀膜玻璃片上,覆盖一层微孔膜,形成微孔分选芯片,在所述微孔膜上面覆盖一层纳米级聚合物膜,上述三层结构共同构成具备多组微型扩散室的原位培养芯片,可为微型扩散室内的细胞提供天然存在的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使那些在实验内不可培养的微生物物种在自然环境中原位生长;
所述微孔膜为生物兼容性薄膜,采用微纳加工工艺覆盖在金属镀膜玻璃片上;
所述金属镀膜玻璃片是指: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将纳米级金属薄膜涂覆在玻璃片上。
所述纳米级聚合物膜为0.1μm以下孔径的聚碳酸酯膜或醋酸纤维素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加工工艺包括:
①使用聚对二甲苯(Parylene)沉积仪器将所需厚度的聚对二甲苯C层沉积到金属镀膜玻璃片上;
②在聚对二甲苯C层上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图案方法在金属镀膜玻璃上制备所需微孔的孔径、形状、密度,形成密排微孔阵列;
③对显影后漏出的聚对二甲苯C层进行反应离子蚀刻(RIE),直到暴露出金属层;
④通过将制备的微孔分选芯片浸泡在丙酮中,将光刻胶从分选芯片上洗掉,得到微孔分选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用作Parylene的刻蚀模版,最后会被完全洗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排微孔阵列中每个微孔均是:大小相等、形状相同、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形状为:等六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加工工艺包括:
①使用光刻和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制作Si负型母版;
②使用PDMS翻模得到带有密排微柱结构的微流芯片模具,将其与玻璃片键合后通过注入成膜材料(PDMS,紫外固化材料等)进行固化,固化后去掉模具得到微孔阵列芯片;
③通过等离子体作用将其与金属镀膜玻璃片结合得到微型扩散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原位培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加工工艺包括:
金属镀膜玻璃片上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图案化显影得到微型扩散室;
微型扩散室孔径在20um-80um时便于使每个扩散微室装载单个细胞,则所得培养物是单特异性的;微型扩散室厚度在3um-15um时便于微生物生长后进行分离成纯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