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3340.3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田蔚;吴鹏飞;李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6;G01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零长 弹簧 常温 批量 快速 检测 装置 | ||
一种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所述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金属真空外壳、保温壳体、转动机构、锁紧装置与金属零长弹簧;所述金属真空外壳的顶部与保温壳盖的左端顶部之间通过转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金属真空外壳与保温壳盖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固定,金属真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壳体,所述金属真空外壳与保温壳体之间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合。本发明整个外壳可起到绝热及支撑腔体的双重作用,并有益于装置小型化和便携性,同时结合保温壳体和温控装置可以对金属真空外壳内提供热源,保持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温度恒定,高精度精巧保温结构,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对蠕变测量精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零长弹簧监测技术,属于金属零长弹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零长弹簧的松弛、蠕变是弹簧的一个致命弱点。反映到传感器上就是零点漂移,对于重力仪来说,就是掉格。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等。因此对金属弹簧常温蠕变的研究对研制高精度重力仪器显得很关键。尤其是新研制的金属零长弹簧蠕变、漂移很大,难以短时间内投入使用,需要自然时效数年才能达到使用指标要求,精密金属弹簧常温蠕变漂移的数值和规律通过普通光学显微手段难以实现5微米极其以下的连续精确测量和实时监测分析,发明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监测装置,可实时精准测量和分析常温蠕变漂移数值和规律等科学和实践问题,指导和发明人工时效来加速弹簧常温蠕变,提高弹簧的综合性能,缩短重力仪的研制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金属零长弹簧悬挂在一个配重或受到其它外力作用时,就会产生位移。这一位移是由于弹簧丝材产生变形的结果。变形开始时是在弹性范围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弹性变形就会部分地逐渐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产生永久变形,若这一永久变形是在恒定力作用下产生的,称之为蠕变。金属零长弹簧的蠕变机理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解释。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材料的粘流在载荷、温度作用下引起塑性变形所致,对于高精度的弹簧,其内部应力的释放可能仍是一个主要原因。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有所影响的问题,提供了测量结果精准的一种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所述金属零长弹簧常温蠕变批量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金属真空外壳、保温壳体、转动机构、锁紧装置与金属零长弹簧;
所述金属真空外壳的顶部与保温壳盖的左端顶部之间通过转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金属真空外壳与保温壳盖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固定,金属真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壳体,所述金属真空外壳与保温壳体之间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保温壳体的顶部与支撑盖板的底部卡合式配合,保温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丝杆导轨,丝杆导轨上与支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盖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盖板的底部与悬挂螺柱的顶部连接,悬挂螺柱的底部与金属零长弹簧的顶部连接,金属零长弹簧的底部与配重体的顶部连接;
所述金属真空外壳的内壁底部与中央支柱的底部连接,中央支柱的顶部贯穿保温壳体的底部并延伸至保温壳体的内部,中央支柱的顶部通过中心轴承与中央转台连接,所述中心轴承的内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中央支柱位于保温壳体内部的侧面安装有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输出端与中央转台连接,中央转台的顶部与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底部连接,点激光位移传感器与配重体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金属真空外壳的左侧中段安装有温控装置,金属真空外壳的左侧位于温控装置的下方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金属真空外壳的右侧中段安装有位移测控装置,金属真空外壳的右侧位于位移测控装置的下方安装有转动控制装置,所述金属真空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柱;
所述位移测控装置与丝杆导轨信号连接,转动控制装置与音圈电机信号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点激光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