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887.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峰;陈占魁;朱海斌;杨玲;陈毅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钱塘科技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310017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玻璃 抗拉强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悬臂梁振动试验获取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弹性模量E;通过两点弯曲试验获取第二柔性玻璃样品在极限弯曲状态下其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之间的距离D;建立与两点弯曲试验中第二柔性玻璃样品成预设比例的柔性玻璃三维模型,对柔性玻璃三维模型施加弹性模量E的约束,对柔性玻璃三维模型施加约束使柔性玻璃三维模型变形至其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之间的距离D1与距离D成预设比例;得出柔性玻璃的抗拉强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柔性玻璃这类薄、柔且脆的材料进行抗拉强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玻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玻璃为厚度减薄至数十微米的玻璃,柔性玻璃在折叠屏等柔性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柔性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折断、崩裂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对其力学可靠性的设计及测试评价方法尚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对产品及工艺的有效设计、分析与优化。
抗拉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作为材料基础性能参数,是对其相关材料/结构类产品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核心参数依据。目前材料力学领域对于抗拉强度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标准件拉伸测试法、圆盘劈裂试验方法以及三/四点弯曲等试验方法。然而上述方法针对既具备了韧性材料的柔性也具备脆性材料的易碎性的柔性玻璃皆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对柔性玻璃的进行抗拉强度等方面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柔性玻璃这类薄、柔且脆的材料进行抗拉强度的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玻璃抗拉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第一柔性玻璃样品进行悬臂梁振动试验,得出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弹性模量E;
S20:对第二柔性玻璃样品进行两点弯曲试验,得出所述第二柔性玻璃样品在极限弯曲状态下其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之间的距离D;
S30:建立与步骤S20中所述第二柔性玻璃样品成预设比例的柔性玻璃三维模型,对所述柔性玻璃三维模型施加步骤S10中得出的弹性模量E的约束,使所述柔性玻璃三维模型弯曲变形至其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之间的距离D1与步骤S20中得出的距离D成预设比例;
S40:计算得出所述柔性玻璃三维模型在极限弯曲状态下其外弯曲面的拉应力,所述拉应力即柔性玻璃的抗拉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的所述悬臂梁振动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S11:对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另一端构成信号部;
S12:对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施加预定力使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产生振动;
S13:获取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振动数据并分析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振动数据得出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一阶固有频率;
S14:重复多次步骤S12和步骤S13,得出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多个一阶固有频率,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一阶固有频率平均值。
S15:利用所述一阶固有频率平均值计算得出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弹性模量E。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3中,通过信号采集器获取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振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3中,通过在所述信号部布置标记点并利用高速相机拍摄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振动过程获取所述第一柔性玻璃样品的振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钱塘科技创新中心,未经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钱塘科技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