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081.2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浦昊阳;张劲峰;黄浩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G06F3/01;A63F13/212;A63F13/25;A63F13/58;A63F13/812;G06K9/62;A61B5/0205;A61B5/11;A61N5/06;A63F13/2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现实 游戏 静脉曲张 康复训练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康复训练领域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头戴设备、控制模块和绑定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VR显示设备和体征监测模块;所述VR显示设备、体征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VR显示设备作用于显示康复训练游戏内容及监测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陀螺仪传感器、光疗模块、体温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绑带上;所述绑带固定于人体腿部;所述光疗模块包括多个红蓝多色光源和多个红色光源;所以陀螺仪传感器、红色光源、蓝色光源和体温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辅助患者进行静脉曲张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的趣味性,进而间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资源分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使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四种,包括:压迫治疗法、药物疗法、曲张静脉硬化疗法和外科抽除手术四大类。静脉曲张治疗的过程比较漫长,患者除了积极的配合治疗之外,还要注意康复的护理,尤其是康复期间的运动,非常重要,适度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防止静脉曲张的复发。但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按照医生的要求执行,过程很枯燥乏味,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且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具有检测温度和预警的作用,辅助患者进行静脉曲张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的趣味性,进而间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头戴设备、控制模块和绑定设备;所述头戴设备上设有供佩戴于头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头戴设备包括VR显示设备和体征监测模块;所述VR显示设备、体征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VR显示设备作用于显示康复训练游戏内容及监测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
所述绑定设备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光疗模块、体温监测模块和绑带,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光疗模块、体温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绑带上;所述绑带固定于人体腿部;所述光疗模块包括多个红蓝多色光源和多个红色光源,所述光疗模块与体温监测模块与人体腿部贴合;所以陀螺仪传感器、红色光源、蓝色光源和体温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包括相互电性连接VR控制器、存储模块和评估模块;所述VR控制器与所述VR显示设备、绑定设备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存储训练数据和身体特征数据,所述评估模块作用于根据训练数据和身体特征数据评估训练结果。
优选的,所述体征监测模块为TGAM脑电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优选的,所述红蓝多色光源和红色光源交替分布于所述绑带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静脉曲张康复训练方法,包括:
VR控制器控制VR显示设备显示VR影像,所述VR影像预设有虚拟足球和踢球位;所述踢球位上设置有虚拟人足;
体温监测模块对腿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螺仪传感器检测所述人体的腿部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所述体征监测模块人体的血氧和心率进行监测;
VR控制器根据腿部的角速度、腿部的加速度生产虚拟足球运动轨迹,并判断射门结果;将踢球过程中的腿部的温度、人体的血氧、心率数据和射门结果存储至存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