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支架型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2042.2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窦源东;杜红;罗宇星;蔡坤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沐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A61L27/56;D01D5/00;D01D5/06;D01D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苏杰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支架 填充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再生支架型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由以下质量比的各原料制成:聚合物微纤维颗粒:辅料=(0.1~2):(0.2~1),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的原料是选自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辅料包括悬浮剂和赋形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是通过静电纺丝法或熔融纺丝法或溶液纺丝法和液氮冷冻研磨法制;
所述液氮冷冻研磨法的制备过程包括:将按照静电纺丝法或熔融纺丝法或溶液纺丝法得到的聚合物纤维膜经水溶液充分润湿,再转移到研磨罐中,之后通过液氮冷冻研磨工艺制成微纤维颗粒,过筛后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由以下质量比的各原料制成:聚合物微纤维颗粒:悬浮剂:赋形剂=(0.1~1):(0.06~0.2):(0.14~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的原料的重均分子量是(10~400)*103,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的尺寸是1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赋形剂选自甘油、山梨醇、甘露醇、乙二醇、聚乙二醇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按照质量比称取聚合物微纤维颗粒的原料和辅料;
(2)将聚合物微纤维颗粒的原料按照静电纺丝法或熔融纺丝法或溶液纺丝法和液氮冷冻研磨法,制备得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
(3)取步骤(1)制得的聚合物微纤维颗粒与辅料水溶液混合、冻干,得到冻干粉形态的填充剂;或者,取步骤(1)制得的聚合物微纤维颗粒和辅料水溶液混合,得到胶体形态的填充剂,所述聚合物微纤维颗粒与辅料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法的工作条件为:溶液供给流量为1~20ml/h,施加电压为1~30千伏,高压端同接地端的距离为5~30厘米,作为收集装置的旋转滚筒直径为2~20厘米,旋转滚筒的转速为50~1000转/分,纺丝时间为2~8小时;所述熔融纺丝的工作条件包括:真空干燥温度为40~100℃,干燥时间为10~72小时,纺丝温度为180~250℃,纺丝卷绕速度为200m/min~700m/min,喷丝板的规格为25孔*0.5mm~50孔*0.2mm,泵供量为5ml/min~20ml/min。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填充剂或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创伤组织工程修复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沐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花沐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0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