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港口航道防堵塞的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1355.6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官永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3/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邓巧莲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口 航道 堵塞 清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航道防堵塞的清淤装置,涉及航道清淤技术领域,包括挖斗主体,所述挖斗主体前上部安装有连接臂,且连接臂另一端与外部船体连接,所述连接臂下部通过固定箍连接有抽泥管道,所述抽泥管道一端与挖斗主体内部贯通,所述挖斗主体内部,位于抽泥管道贯穿口位置处安装有防堵过滤机构;本发明提供,挖斗主体移动铲起淤泥时,通过拦截弧框上的多个竖直弧形板进行拦截,将淤泥中的大固体垃圾拦截,再通过防堵过滤机构,将淤泥中的较大杂质和碎块进行拦截,定时控制减速电机一带动多个连杆和连接的硬质毛刷旋转清理,最后通过两个翻转清理机构,将挖斗主体开口两边拦截的垃圾向上翻转清理,有效防止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道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港口航道防堵塞的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航道清淤即航道疏浚,用挖泥船或其他工具在航道中清除水下泥沙的作业。航道疏浚是开发航道,增加和维护航道尺度的主要手段之一。航道疏浚与其他航道工程相比,机动灵活,收效快,疏浚后航道尺度立即增加,施工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消耗大量工程材料和人力。但疏浚后,原有水流泥沙条件改变,常存在企图恢复原地形的趋势,往往出现部分泥沙回淤。回淤的实质是水流为获得新的输沙平衡而出现的再造床过程。
现有的航道清洗与方法是通过在输泥船上安装清淤装置,包括挖斗、连接臂、抽泥管道、污泥泵和电机,连接臂一端活动安装在船体上,另一端连接挖斗,并通过吊机吊起,抽泥管安装在连接臂上,一头与挖斗贯通,另一头与安装在船体上的污水泵连接,工作时,通过吊机将连接臂向下放入到水中,挖斗与河床接触,然后缓慢开动船体,带动挖斗在河床一端,将污泥刮入到挖斗中,然后污泥泵抽取挖斗中的污泥,并通过管道输入到床体的储泥池中,从而完成淤泥清理。
但是,航道河床中还沉淀有大量的其它固定垃圾,挖斗在河床移动清淤时,会将其它垃圾和碎石带入,从而容易造成抽泥管道的堵塞,并且容易对污水泵造成负担,而且较大的固体垃圾或碎石与铲齿接触碰撞,容易导致铲齿受损,导致整体挖斗需要更换,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港口航道防堵塞的清淤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港口航道防堵塞的清淤装置,包括挖斗主体,所述挖斗主体前上部安装有连接臂,且连接臂另一端与外部船体连接,所述连接臂下部通过固定箍连接有抽泥管道,所述抽泥管道一端与挖斗主体内部贯通,所述挖斗主体内部,位于抽泥管道贯穿口位置处安装有防堵过滤机构,且挖斗主体开口位置镶嵌安装有拦截弧框,且拦截弧框内部均匀连接有对个竖直弧形板,所述挖斗主体前端底部安装有可拆卸铲齿,且挖斗主体的左右侧端贯穿安装有两个翻转清理机构;
所述防堵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固定连接在挖斗主体内顶部与抽泥管道贯通连接,且过滤筒外端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筒底部连接有电机防水外壳,且电机防水外壳安装在挖斗主体内底部,所述电机防水外壳内部安装有减速电机一,且减速电机一转轴贯穿进入过滤筒中,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端一侧均匀连接有多个连接杆的一端,且多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硬质毛刷;
所述翻转清理机构包括电机防水壳,所述电机防水壳贯穿安装挖斗主体侧端,且电机防水壳内部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所述双轴减速电机的两头转轴均贯穿电机防水壳,所述双轴减速电机位于挖斗主体内部的转轴连接有翻转机构一,所述双轴减速电机外位于挖斗主体外部的转轴连接有翻转机构二。
进一步,所述翻转机构一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双轴减速电机转轴连接,且旋转盘外端连接有多个连杆的一端,所述多个连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翻板。
进一步,所述翻转机构一的翻转直径小于挖斗主体内侧壁最小半径宽度。
进一步,所述翻转机构二结构与翻转机构一结构相同,且翻转机构二翻转直径大于挖斗主体外侧端半径宽度。
进一步,所述挖斗主体前端开口端面呈三角凸出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1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牵引器
- 下一篇:直流电网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