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8019.6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霖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霖浩 |
主分类号: | B61D1/02 | 分类号: | B61D1/02;B61D31/00;B61D3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乔晓光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卧一 体式 火车 卧铺 车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腔设有挡板,所述车体与挡板之间设有下铺、中铺以及上铺,所述车体的内腔还设有放置区及过道座椅,所述中铺包括中床位以及中桌位,所述中桌位转动连接在挡板上。该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使平躺空间足够,在需要坐直上身时,拉起中盖板或上盖板,乘客即可坐到中床体或上床体的阶梯型的部分,由于中床体的阶梯型部分与上床体间距离较大,同时上床体的阶梯型部分与车体内腔顶面的距离也较大,因此乘客可以坐于阶梯型部分处坐直身体,避免空间狭小带来的乘客体验感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车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
背景技术
火车硬座车厢的三层结构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硬座车厢内部空间狭小,目前简单的三层床板结构就会让中上铺乘客的乘坐体验大大降低,尽管可以通过车组人员的精心服务和降低票价实现部分体验优化,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上乘客乘坐体验差的问题。
其造成乘客乘坐体验差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中上铺乘客没有自己可以利用的独立空间,餐饮、充电、放松等等日需活动只能通过不断攀爬上下铺到公共空间解决,相互之间影响频繁,致使上中下铺乘客都比较难受;二是目前中上铺铺位间高度不够,进入铺位后无法坐直上身,特别是上铺空间更加狭小,乘客体验感舒适感全无;三是二三层铺位的攀爬高度太高,致使很多乘客望而却步。四是由于每个包厢内是六位乘客,但公共座位只有四个,由此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坐卧一体式火车卧铺车厢,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腔设有挡板,所述车体与挡板之间设有下铺、中铺以及上铺,所述车体的内腔还设有放置区及过道座椅,所述中铺包括中床位以及中桌位,所述中桌位转动连接在挡板上;所述上铺包括上床位以及上桌位,所述上桌位固定安装在车体上。
优选的,所述中床位包括中床体、中盖板以及盖板夹一,所述中床体为矩形及梯形的组合且矩形端固定于车体上,所述中盖板设置于中床体的阶梯型部分的上方,所述中盖板与中床体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夹一设置于车体上,所述中床体还设置有中扶手。
优选的,所述上床位包括上床体、上盖板以及盖板夹二,所述上床体为矩形及阶梯型的组合且矩形端固定于挡板上,所述上盖板设置于上床体的阶梯型部分的上方,所述上盖板与上床体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夹二设置于车体上,所述上床体还设置有上扶手。
优选的,所述过道座椅包括两个座位及设于座位上方的过道茶几,所述座位及过道茶几均设于车体上。
优选的,所述中盖板由矩形的转动板一及矩形的转动板二组成,所述转动板一及转动板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一及转动板二的宽度之和与中床体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由矩形的转动板三及矩形的转动板四组成,所述转动板三及转动板四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三及转动板四的宽度之和与上床体相等。
优选的,所述车体内腔的两侧均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分别位于下铺、中铺以及上铺的上方。
优选的,其平躺状态的调节步骤包括:
S1、乘客进入上床位、中床位或下铺;
S2、拧动盖板夹一或盖板夹二;
S3、转动中盖板或上盖板;
其从平躺状态到直坐状态的调节步骤包括:
P1、乘客坐直;
P2、转动中盖板或上盖板;
P3、拧动盖板夹一或盖板夹二,固定中盖板或上盖板;
P4、乘客移动至中床位或上床位的阶梯型部分处。
优选的,在步骤S1中,乘客进入上床位和中床位的方法是均通过上床位或中床位的阶梯型部分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霖浩,未经黄霖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8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