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电池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599.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6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迪乐克·奥兹特;聂赞相;普里帖斯·希亚拉;罗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4/02;H01M4/04;H01M4/64;H01M6/00;H01M6/40;H01M50/586;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张小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面 微结构 电池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电池及制作方法,所述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集电极和第二集电极;第一集电极的一侧与第一基底的下表面接触设置,第一集电极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电极,第二集电极的一侧与第一基底的上表面接触设置,第二集电极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二维分布结构且二者之间齿合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存在隔离区。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齿合设置,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存在隔离区,避免了正负极接触短路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电池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电子的新兴发展,相应的柔性供电器件也得到日益增加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柔性软包电池,将电极层和集电极层直接集成在电池包装上的柔性电池,拥有其更低的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以及更高效的生产速度。
在新型薄膜电池结构中,拥有隔膜的三明治电池结构和二电极同面的共面电池结构,作为两种主流结构,拥有不同的优缺点。三明治电池结构中二电极相对设置,并通过隔膜隔绝电子导电,因此在单位面积上电容量较高,但结构和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共面电池结构,物理位置上分隔二电极,因此可以省略隔膜,同时图案设计更加灵活,但由于电极覆盖面积减小,相比三明治结构电池,电容量较低而且电池内阻较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电池及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隔膜三明治结构电池正负极接触短路的风险的同时充分降低电池内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所述上下面齿合微结构电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集电极、第二集电极、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
其中,所述第一集电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基底的下表面接触设置,所述第一集电极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集电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基底的上表面接触设置,所述第二集电极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互为反极性电极,二者为二维分布结构且相互齿合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同一平面内的投影之间存在隔离区。
可选地,所述隔离区内设有第一隔离线和/或第二隔离线;所述第一隔离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隔离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线和/或第二隔离线为多孔层,所述多孔层不覆盖或者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集电极和/或所述第二集电极,所述多孔层具有一定厚度和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线和/或第二隔离线为疏水层;
所述疏水层延伸至反极性电极在所述疏水层所处基底上的投影区域,所述疏水层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反极性电极;
所述反极性电极的极性与所述疏水层同基底上的电极极性相反。
可选地,所述疏水层上还设有多孔层,所述多孔层与所述反极性电极在同一基底上的投影并不存在重合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线和/或所述第二隔离线为胶层;
所述胶层延伸至反极性电极在所述胶层所处的基底上的投影区域,所述胶层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反极性电极;
所述反极性电极的极性与所述胶层同基底上的电极极性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线和所述第二隔离线中的一个隔离线为胶层,另一个隔离线为疏水层;
所述疏水层延伸至反极性电极在所述疏水层所处基底上的投影区域,所述疏水层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反极性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雷达感应的道闸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压缩机前盖轴承自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