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分泌甲硝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30405.0 申请日: 202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14774367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1
发明(设计)人: 胥传来;雷咸禄;匡华;徐丽广;马伟;刘丽强;宋珊珊;胡拥明;胥欣欣;郭玲玲;倪萍;毕雪威;郭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无锡杰圣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20 分类号: C12N5/20;C07K16/44;G01N33/53;G01N33/577;C07K14/765;C07K14/77;C07D233/92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王玉仙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泌 甲硝唑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株分泌甲硝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杂交瘤细胞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21年05月13日,保藏编号CGMCCNo.22330。本发明所述免疫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以MNZ‑GA耦合载体蛋白制备的完全抗原为包被抗原,抗体在ic‑Elisa中的IC50值为0.075ng/mL。本发明所提供的甲硝唑半抗原,以及所述甲硝唑抗原在抗体制备和甲硝唑药物残留分析检测应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重大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株分泌甲硝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甲硝唑作为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对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效果显著,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对组织滴虫、毛滴虫、均有杀灭作用,对球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甲硝唑对厌氧菌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也被广泛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中疾病的治疗,但不当的使用以及滥用会导致其在动物体内大量残留,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对动物性食品中甲硝唑的药物残留做出了不得检出的严格的限定。因此,建立快速、有效、高灵敏的检测甲硝唑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及市场价值。

目前,对于动物性食品中甲硝唑的残留监测仍以仪器分析为主,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等。尽管这些方法灵敏度和可靠性较高,但需要较高专业性、复杂的前处理技术,且具有耗时长和成本高的缺陷。近年来,随着免疫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一种高效、快速和高灵敏的免疫检测方法对于动物性食品中甲硝唑药物残留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发展的根本要素时高灵敏度和高亲和力抗体的制备,而制备性能优异抗体的关键就是半抗原的设计和合成,以及完全抗原的构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半抗原的设计过程中,以2-甲基位置为衍生位点,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甲硝唑原有官能团结构,不引入其他杂原子,另一方面,通过碳链延长能够使其与载体蛋白耦合后最大限度地暴露自身官能团结构,从而增加免疫的特异性,对制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甲硝唑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分泌甲硝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21年05月13日,保藏编号CGMCC No.22330。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甲硝唑单克隆抗体,所述的甲硝唑单克隆抗体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330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或所述的甲硝唑单克隆抗体在检测甲硝唑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含有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或所述的甲硝唑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试剂盒在检测甲硝唑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甲硝唑半抗原,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甲硝唑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称取甲硝唑(MNZ,40g,233.9mmol)溶解到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400mL)中,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400mL)和三氟乙酸(TFA,2mL),在100℃和充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保持磁力搅拌反应48h,反应完成后,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得到黑色固体化合物1(37g,69.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杰圣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无锡杰圣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0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