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6729.7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成小康;苏威同;田冰冰;李真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庄敏芳 |
地址: | 510799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复合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下表面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上的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料均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中的活性物质为不同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材料和形成第二活性层的材料相同,但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在所述第一活性层和所述第二活性层中所占质量比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正极极片组成的电芯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安全性能、长循环性能、低成本等优异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推广以来,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高、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自放电低和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作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应用的电源。
但是,随着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快充性能、高低温性能、稳定性、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单层结构电极往往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综合电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其中,包括集流体,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下表面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上的第二活性层,形成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材料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第一导电剂、第一粘结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形成所述第二活性层的材料包括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二导电剂、第二粘结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为不同材料,或者形成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材料和形成所述第二活性层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中所占质量比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所占质量比不同,且所述第一导电剂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中所占质量比与所述第二导电剂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所占质量比不同。
所述的复合正极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镍钴锰三元、镍钴铝三元和锰酸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镍钴锰三元、镍钴铝三元和锰酸锂中的一种。
所述的复合正极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三元材料。
所述的复合正极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三元材料,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
所述的复合正极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
所述的复合正极极片,其中,形成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80-88%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0.5-5%的第一导电剂、0.5-5%的第一粘结剂以及5-20%的第一固态电解质;形成所述第二活性层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80-88%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0.5-5%的第二导电剂、0.5-5%的第二粘结剂以及5-20%的第二固态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6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