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及车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6184.1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龚益玲;姚磊;侯双超;刘宝刚;周星栋;郑宁昆;高建武;李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李丹;杨丹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门 基于 仿生学 保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其包括:主体躯干部分和翼型结构部分。其中,主体躯干部分包括衔接在一起的上延伸臂和水平搭接臂,上延伸臂和水平搭接臂之间具有钝角夹角,所述上延伸臂用以与车辆窗框外侧加强件连接,所述水平搭接臂用以与车门锁加强件连接;翼型结构部分,其自所述主体躯干部分向外延伸,沿着所述主体躯干的部分的长度方向所述翼型结构部分包括前翅部分和后翅部分,其中前翅部分相对于后翅部分更靠近上延伸臂,所述前翅部分的面积大于后翅部分的面积。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新的车门结构,其设置有本发明上述的这种翼型保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保持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门的翼型保持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行业中,随着汽车需求量及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对于当前汽车企业所开发的汽车要求也变越来越高,其车型常需满足不同法规的安全评价要求。
不仅如此,当前所要适配的法规要求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在当前越来越严苛的汽车双积分政策下,对于汽车企业碳排放的严格限制,要求车辆不断轻量化。同时,在实际制备汽车时,整车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装配系统,其涉及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和互相配合,而对于车身子系统、车前后盖、车门等部件也有对应的国家标准、检测机构标准,汽车企业所制备的这些零部件必须要满足这些标准及规定,才能确保其性能。
为此,对车企来讲,既要获得轻量化的车辆,又要满足不断提高的安全要求,还需保证车辆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解决好这个矛盾体,则必须要跳出传统的开发思路,设计一些创新的方法和解决思路。
以车门为例,发明人研究发现,在当前车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正碰和偏置碰中门结构的稳定性和力传递,以在侧碰和柱碰过程中实现力的承载和传递,确保车门在试验过程中保持锁止,且在试验后正常开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车门需要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为了实现整车重量的轻量化,在设计车门结构时,还必须使其结构尽可能的简单,以满足轻量化的要求。特别是在门锁和把手区域的车门结构保持件的设计,除了满足上述安全性能以及轻量化要求外,车门外板的表面刚度也会影响用户感受和品牌形象,且车门结构保持件在开关门车的过程中承受全生命周期的周期推拉力载荷。
研究发现,在当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的设计方法和解决方案,可以获得满足上述要求的车门保持件。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其可以有效应用于车门结构中,并提高车门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同时该翼型保持件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够满足车辆轻量化的要求,其能够在开关车门的过程中承受全生命周期的周期推拉力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该翼型保持件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易于工程化批量生产的特点,其可以有效应用于车门上,并能够车门以及车门和车窗连接处的刚度,并加强车门与保持件的连接强度,加强车门下垂过开性能,加强车门表面刚度,提高车门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以有效地降低车门在性能实验中出现脱出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其包括:
主体躯干部分,所述主体躯干部分包括衔接在一起的上延伸臂和水平搭接臂;其中上延伸臂和水平搭接臂之间具有钝角夹角;所述上延伸臂用以与车辆窗框外侧加强件连接,所述水平搭接臂用以与车门锁加强件连接;
翼型结构部分,其自所述主体躯干部分向外延伸,沿着所述主体躯干的部分的长度方向所述翼型结构部分包括前翅部分和后翅部分,其中前翅部分相对于后翅部分更靠近上延伸臂,所述前翅部分的面积大于后翅部分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发明人采用了全新的理念设计了一种用于车门的基于仿生学的翼型保持件,该多功能翼型保持件由主体躯干部分和翼型结构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