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手术管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5737.1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手术 管理 系统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手术管理系统、方法、主端设备、从端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管理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术前管理子系统和主从匹配子系统:术前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获取的设备信息和医生信息,新建手术信息;主从匹配子系统用于根据手术信息,在对应的主端设备与从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使得主端设备能够向从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主从控制,从而完成远程手术场景的创建。本发明能够快速地创建远程手术场景,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保证远程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手术管理系统、方法、主端设备、从端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5G技术的发展,AI人工智能的崛起,远程医疗手术在大环境下有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
远程医疗技术是一项能够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全新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有技术能够通过人工采集设备数据完成一对一的设备匹配,虽然主从端设备连接耦合性高,但是现有技术中远程手术术前手术场景的规划建立沟通时间成本高,且依托机器人设备空间的局限性较差,灵活性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手术管理系统、方法、主端设备、从端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实现远程手术场景的快速建立,从而有效提高远程手术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手术管理系统,所述远程手术管理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术前管理子系统和主从匹配子系统:
所述术前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获取的设备信息和医生信息,新建手术信息;
所述主从匹配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手术信息,在对应的主端设备与从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使得所述主端设备能够向所述从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主从控制,从而完成远程手术场景的创建。
可选的,所述术前管理子系统包括医生信息管理模块、机器人管理模块和手术管理模块;
所述医生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主端医生和从端医生的身份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机器人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主端设备和从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手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医生信息管理模块所获取的主端医生和从端医生的身份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以及从所述机器人管理模块所获取的主端设备和从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新建手术信息。
可选的,所述手术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实际突发状况对所述手术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主从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所述手术信息,在对应的所述主端设备与所述从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术前管理子系统还包括定位管理模块,所述定位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各主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工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主端医生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各所述主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工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主端医生的位置信息,选择其中一可使用的所述主端设备作为目标主端设备,以及根据所述主端医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主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规划由所述主端医生所在位置至所述目标主端设备所在位置的路线;所述手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主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对对应的所述手术信息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5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