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2205.2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莱斯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15/04;B21D37/10;F16L11/1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樊岑遥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软管 成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包括工作台(1)、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卷圆机构(3)、钢管整圆机构(5)、润滑机构(6)、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第二浅波成型机构(8)、第三浅波成型机构(9)、密波成型机构(10)及高压清洗机构(11),且所述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钢带卷(2)及成品盘卷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第二浅波成型机构(8)及第三浅波成型机构(9)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第二浅波成型机构(8)及第三浅波成型机构(9)采用内旋压左旋模具成型,且所述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第二浅波成型机构(8)及第三浅波成型机构(9)的螺距依次减小;
所述密波成型机构(10)包括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辊压模具(21),且所述转盘(1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三个辊压模具(21)同步自转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包括两个套筒(13),两个所述套筒(1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压模具(14),且所述旋压模具(14)与套筒(13)偏心分布,且所述旋压模具(14)上通过第一皮带传动组件(15)连接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安装于工作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模具(14)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旋压模具(14)的底部内壁与管坯的底部侧壁接触,且所述旋压模具(14)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浅波成型机构(7)上旋压模具(14)的螺纹内径为18mm,螺距为5.2mm,升角为5.25°所述第二浅波成型机构(8)上旋压模具(14)的模具螺纹内径为18mm,螺距为4.8mm,升角为4.85°,所述第三浅波成型机构(9)上旋压模具(14)的螺纹内径为18mm,螺距为4.5mm,升角为4.55°,且各个所述旋压模具(14)螺纹的升角等于其轴线的偏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8)通过第二皮带传动组件(20)连接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安装于工作台(1)上,且所述固定板(17)的表面及转盘(1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贯穿管坯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微型电机(23),所述转盘(18)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微型电机(23)的槽体,三个所述辊压模具(21)通过第三皮带传动组件(22)与微型电机(23)连接,且三个所述辊压模具(21)之间的中心点与转盘(18)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模具(21)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齿且所述螺旋齿为为右旋、顺时针随动旋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齿的螺纹外径为50mm,螺距为4.5mm,且螺距渐变减小至1.9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软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圆机构(3)用于对钢带进行卷圆,所述钢管整圆机构(5)用于在线实时调整管体的圆整度,所述润滑机构(6)用于对钢管点滴润滑油,所述高压清洗机构(11)用于对金属软管进行油污清洗。
10.一种金属软管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不锈钢带进入卷圆机构(3)卷圆,通过钢管整圆机构(5)整圆后引入旋压成型装置,且通过整圆机构(5)后通过润滑机构(6)对管坯滴入润滑油,经过三道次旋压后,无缝钢管被成型为具有深波的波纹管,然后进入密波成型机构(10)进行辊压,把深波波纹管辊压成密波波纹管,最后对成型之后的波纹管进行油污清洗,成型后通过成品盘卷机构(12)将金属管卷成盘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莱斯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莱斯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22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