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八辊轧机的厚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9389.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5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飞;王建顺;程晓娟;刘志刚;齐海峰;李健;杨志勇;屈子路;时海涛;王东洋;吴咸圣;杨晓光;李玉颖;武琪;白莽;王宁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郭士超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八 轧机 厚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十八辊轧机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入口测厚仪向所述十八辊轧机的机架移动第一设定长度,且将出口测厚仪向所述机架移动第二设定长度之后,若在入口测厚仪的第一跟踪点到达所述机架,则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
在启动所述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后,启动第二跟踪点;
在所述第二跟踪点的跟踪距离达到设定距离时,启动秒流量反馈控制,其中,所述设定距离根据所述十八辊轧机与所述出口测厚仪之间的间隔距离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入口测厚仪的第一跟踪点到达所述机架之后,在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第一道次、第二道次和最末道次采用预设厚度填充,其中,所述预设厚度填充包括入口设定厚度填充和平均厚度填充中的任意一个;
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剩余道次采用厚度倒置填充,其中,所述厚度倒置填充为厚度记录数据库中记录的带钢厚度反向读取后填充,所述剩余道次为所述十八辊轧机中除所述第一道次、所述第二道次和所述最末道次之外的道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入口测厚仪的第一跟踪点到达所述机架之后,在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第一道次、第二道次和最末道次采用所述预设厚度填充;
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剩余道次采用入口设定厚度填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秒流量前馈控制,获取前馈厚度差;
根据所述秒流量前馈控制,获取反馈厚度差;
在启动所述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后的设定时长内,判断所述前馈厚度差与所述反馈厚度差的厚度差积是否不大于设定值;
若所述厚度差积不大于设定值,则禁止启用所述秒流量反馈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前馈厚度差与所述反馈厚度差的厚度差积是否不大于设定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厚度差积大于设定值,则启用所述秒流量反馈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秒流量反馈控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开卷甩尾;
在检测到存在所述开卷甩尾时,启动尾辊缝补偿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开卷甩尾,包括:
获取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张力变化值;
判断所述张力变化值是否小于设定变化值;
若判断出所述张力变化值小于所述设定变化值,则检测到所述开卷甩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开卷甩尾时,启动尾辊缝补偿控制,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开卷甩尾时,获取所述十八辊轧机的轧制力增量;
根据所述轧制力增量,获取辊缝补偿量;
利用所述辊缝补偿量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辊缝进行控制。
9.一种十八辊轧机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前馈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入口测厚仪向所述十八辊轧机的机架移动第一设定长度,且将出口测厚仪向所述机架移动第二设定长度之后,若在入口测厚仪的第一跟踪点到达所述机架,则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
跟踪启动单元,用于在启动所述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后,启动第二跟踪点;
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跟踪点的跟踪距离达到设定距离时,启动秒流量反馈控制,其中,所述设定距离根据所述十八辊轧机与所述出口测厚仪之间的间隔距离设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厚度填充单元,用于在入口测厚仪的第一跟踪点到达所述机架之后,在启动秒流量前馈控制之前,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第一道次、第二道次和最末道次采用预设厚度填充,其中,所述预设厚度填充包括入口设定厚度填充和平均厚度填充中的任意一个;以及对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剩余道次采用厚度倒置填充,其中,所述厚度倒置填充为厚度记录数据库中记录的带钢厚度反向读取后填充,所述剩余道次为所述十八辊轧机中除所述第一道次、所述第二道次和所述最末道次之外的道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93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