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842.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和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和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0;A61P11/04;A61P11/10;A61P11/14;A61P13/08;A61P29/00;A23L2/38;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徐建秀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鲜制的凉粉草和鲜鱼腥草、鲜芦根的汁水与蒲公英、马齿苋、白茅根、夏枯草、金银花、桑叶、菊花份、甘草的混合煎煮物进行混合,其中凉粉草和鲜鱼腥草的汁水性本寒凉,能够有效的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的作用;金银花、菊花、桑叶混合液,其中金银花和菊花搭配使用,是常用抗菌消毒中药,对于外感内热的风寒起到缓解作用;马齿苋、鲜芦根、甘草具有利咽、祛痰、排脓的作用,同时本饮品可有效的缓解外感内热症状,且使人体感觉舒适,减少所承受的病痛不适感;且起到清热解毒、示仿感冒发烧、肺热咳嗽、抗前列腺炎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热外感症状是冬季常出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季节性感冒症状,中医又叫做“寒包火”,也就是体内有热,但在外表现为寒象,常见的症状是四肢冰冷或者怕风怕冷,但伴随有口干口苦舌燥,咳痰和流鼻涕呈黄色,积食等现象,此种症状患者通常采用服用抗生素来缓解症状,但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不可估量,且在不对症的情况下,属于无效服用,不能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即不能使人体感觉舒适,现提出一种可以缓解内热外感症状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品,其原材料组成及相应重量份数为:鲜鱼腥草25-33份、蒲公英16-24份、马齿苋12-17份、白茅根20-25份、夏枯草20-30份、金银花18-20份、鲜芦根10-16份、桑叶9-14份、菊花16-24份、凉粉草25-33份、甘草6-10份、纯净水300-600 份。
进一步,其原材料组成及相应重量份数为:鲜鱼腥草25-30份、蒲公英 16-20份、马齿苋12-15份、白茅根20-23份、夏枯草20-25份、金银花18-19 份、鲜芦根10-15份、桑叶9-12份、菊花15-20份、凉粉草25-30份、甘草 7-9份、纯净水300-400份。
进一步,原材料中各组分相应重量份数:鲜鱼腥草25份、蒲公英16份、马齿苋12份、白茅根20份、金银花18份、鲜芦根10份、夏枯草25份、桑叶9份、菊花16份、凉粉草25份、甘草6份、纯净水350份。
进一步,凉粉草和鲜鱼腥草、鲜芦根均为新鲜采摘的原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饮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凉粉草25-33份、鲜鱼腥草25-33份、鲜芦根 10-16份,将洗净后粉碎备用;将粉碎后的凉粉草、鲜鱼腥草、鲜芦根与100-200 份纯净水混合,同时该混合物在真空浓缩装置内进行浓度处理15~25分钟,且处理温度在20~60℃,处理完毕后停止处理,使真空浓缩装置内的浓缩液静置浸泡1-2H,滤除固体材料,提取浓缩液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数称取蒲公英16-24份、马齿苋12-17份、白茅根20-25 份、夏枯草20-30份,取蒲公英、马齿苋、白茅根、夏枯草放置于砂锅内,向砂锅内注入100-200份纯净水,浸没所有原材料,并保持25~45℃下浸泡原材料20-30min,滤除固体材料,剩余混合液备用;
步骤3:按重量份数称取金银花18-20份、桑叶9-14份、菊花16-24份、甘草6-10份,取金银花、桑叶、菊花、甘草放置于砂锅内,向砂锅内注入100-200 份净水,浸没所有原材料,并保持25~45℃下浸泡原材料20-30min,滤除固体材料,剩余混合液备用;
步骤4:将步骤1制备的浓缩液、步骤2制备的混合液、步骤3制备的混合液混合并进行搅拌均匀,灌装封闭储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和标,未经梁和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