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3650.2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华;郭世保;赵筱岑;王春生;史洪中;王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9/12 | 分类号: | A01M29/12;A01M1/02;A01M1/04;A01M1/20;A01M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薛俊波 |
地址: | 4643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病虫害 防治 驱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筒体侧壁套装有第一齿轮,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多个储药机构包括:储药腔侧壁设有进药口,底部设有出药口;转轴转动连接在储药腔的顶部;第二齿轮套装在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固定,电机的侧壁设有滑块,滑块卡装在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海绵条设置在储药腔底部的出药口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多个储药机构,使用时储药机构可以围绕着筒体转动,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将驱虫药剂扩散出去,以达到更好的驱虫效果,同时还设置了埋地机构可以对地下的害虫进行诱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
背景技术
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茶树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悉心呵护,而在茶树种植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茶树的生长。
我国是产茶大国,全国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万亩,从业人员8000余万人,茶业是多数茶区的支柱产业;茶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农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甚高。如何阻断这些茶树主要害虫在茶丛与茶梢间的迁移就是茶树害虫防治的主要关键。现有技术中,对于茶树的病虫害的防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喷药法,常常是人工背负药筒喷洒药物,驱虫效果不佳且反复喷药易造成茶树被污染,茶叶品质也降低了;二是将驱虫装置放置在茶树的旁边进行驱虫,但是现有的驱虫装置挥发性差,没有阻断害虫在茶丛与茶梢间的迁移,导致驱虫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挥发性差,导致驱虫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包括:
筒体,其侧壁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
多个储药机构,用于储存驱虫剂同时进行扩散,包括:储药腔,其侧壁设有进药口,底部设有出药口;转轴,转动连接在储药腔的顶部;第二齿轮,套装在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电机,其输出轴与转轴固定,所述电机的侧壁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装在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海绵条,设置在储药腔底部的出药口处。
优选地,还包括:
漏斗,贯通设置在筒体的中部,所述漏斗的内壁上放有杀虫剂。
优选地,所述漏斗的顶部设有一环形灯管,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环形灯管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底座,设置在筒体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设有尖端,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环形圆盘,所述海绵条与环形圆盘相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埋地机构,用于埋地收集、诱杀地下害虫,设置在漏斗的底部,所述埋地机构包括:
诱虫盒,用于收集害虫,其顶部穿过底座与漏斗的底部接通;
多个开口,用于害虫钻入,均匀设置在诱虫盒的侧壁,所述开口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
优选地,用于防止害虫钻出。所述开口直径小的一端设有多个拨片。
优选地,所述插杆为空腔结构,所述插杆内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引诱机构。
优选地,所述引诱机构包括:
气囊,设置在插杆与尖端之间,所述气囊内设有多个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诊疗床
- 下一篇:一种涡旋震荡混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