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3650.2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华;郭世保;赵筱岑;王春生;史洪中;王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9/12 | 分类号: | A01M29/12;A01M1/02;A01M1/04;A01M1/20;A01M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薛俊波 |
地址: | 4643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病虫害 防治 驱虫 装置 | ||
1.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2),其侧壁套装有第一齿轮(21),所述筒体(2)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一齿轮(21)的上方;
多个储药机构(3),用于储存驱虫剂同时进行扩散,包括:储药腔(31),其侧壁设有进药口(311),底部设有出药口;转轴(32),转动连接在储药腔(31)的顶部;第二齿轮(33),套装在转轴(32)上,且与第一齿轮(21)相啮合;电机(34),其输出轴与转轴(32)固定,所述电机(34)的侧壁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装在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海绵条(35),设置在储药腔(31)底部的出药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漏斗(4),贯通设置在筒体(2)的中部,所述漏斗(4)的内壁上放有杀虫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4)的顶部设有一环形灯管(41),所述筒体(2)的顶部设有光伏板(22),所述光伏板(22)与环形灯管(4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1),设置在筒体(2)的底部,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多个插杆(11),所述插杆(11)的底部设有尖端(13),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环形圆盘(12),所述海绵条(35)与环形圆盘(12)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地机构(5),用于埋地收集、诱杀地下害虫,设置在漏斗(4)的底部,所述埋地机构(5)包括:
诱虫盒(51),用于收集害虫,其顶部穿过底座(1)与漏斗(4)的底部接通;
多个开口(52),用于害虫钻入,均匀设置在诱虫盒(51)的侧壁,所述开口(52)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2)直径小的一端设有多个拨片(53),所述拨片(53)用于防止害虫钻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为空腔结构,所述插杆(11)内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引诱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机构(6)包括:
气囊(61),设置在插杆(11)与尖端(13)之间,所述气囊(61)内设有多个复位弹簧;
气管(62),设置在气囊(61)的顶部,与气囊(61)接通,所述气管(62)背离气囊(61)的一端开口,且穿过插杆(11)延伸至插杆(11)内,所述插杆(11)内装有诱虫剂;
多个连接孔(63),均匀开设在插杆(11)的侧壁,所述连接孔(63)的内壁设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63)处设有半透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给插杆(11)加药的加药口,所述插杆(11)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6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诊疗床
- 下一篇:一种涡旋震荡混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