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流量控制的臭氧破坏装置及臭氧破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1025.0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艾凡凡;王振交;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86;B01D53/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潘亚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流量 控制 臭氧 破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流量控制的臭氧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废气进行初次匀流的第一匀流单元,所述第一匀流单元包括进气管路、第一匀流腔和第一匀流组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匀流腔连接,所述第一匀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匀流腔内,所述第一匀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匀流腔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匀流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件和旋转盘,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匀流腔内,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盘共轴连接,所述旋转盘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口;
用于对废气进行二次匀流的第二匀流单元,所述第二匀流单元包括第二匀流腔和第二匀流组件,所述第二匀流腔与所述第一匀流腔远离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匀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匀流腔内,所述第二匀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匀流腔共轴设置;
用于对废气进行催化破坏的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腔、第一流量调节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温度监测件,所述第一反应腔与所述第二匀流腔远离所述第一匀流腔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反应腔共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温度监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外侧面上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匀流腔的一侧相对应的位置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匀流腔一侧的催化剂温度,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和第一流量调节下板,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和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下板均与所述第一反应腔共轴设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下板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靠近所述第二匀流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座和齿轮防护罩,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下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齿轮防护罩内,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上沿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径向均匀分布多圈上节流孔,所述多圈上节流孔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共轴设置,每圈上节流孔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子上节流孔,靠近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的中心位置的子上节流孔的面积小于远离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上板的中心位置的子上节流孔的面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下板上与所述多个子上节流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子下节流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防护罩的侧壁后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用于将气体排出的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包括用于排出净化气体的排气管路、用于监测排出净化气体流量的流量监测件和用于监测排出净化气体中臭氧浓度的臭氧浓度监测件,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远离所述第二匀流腔的一端连接,所述流量监测件和所述臭氧浓度监测件均设置在所述排气管路上;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监测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将监测到的催化剂温度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流量监测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将监测到的排出净化气体流量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臭氧浓度监测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将监测到的排出净化气体中臭氧浓度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
其中,当催化剂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指标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动作增加气体的流通面积;当排出净化气体中臭氧浓度大于设定臭氧残余浓度指标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动作减小气体的流通面积;当排出净化气体中臭氧浓度小于设定臭氧残余浓度指标,而排出净化气体流量小于设定流量指标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动作增大气体的流通面积;当催化剂温度不高于预设温度指标、排出净化气体中臭氧浓度小于设定臭氧残余浓度指标、排出净化气体流量不小于设定流量指标同时满足时,所述臭氧破坏装置在避免催化剂局部过热、达到臭氧残余浓度标准、保证催化速度间取得平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流量控制的臭氧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风口的宽度自所述旋转盘的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10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