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系统的零序阻抗变化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6611.6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文;曾祥君;唐立军;杨金东;邹林;白浩;柴晨超;李月梅;邓正东;黄继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1R2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系统 阻抗 变化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的零序阻抗变化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线路的电气接线网络分解成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及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计算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一零序阻抗变化量;获取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合成零序电流,根据合成零序电流计算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通过将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线路的电气接线网络分解成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和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使得能够分别得到第一零序阻抗变化量和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有效提高零序阻抗变化量的准确度,满足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的零序阻抗变化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目前配电网的主要故障形式,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80%以上,接地故障保护装置按照装置类型分类包括选线装置、断路器保护装置,选线装置可以使用的选线保护方法有比幅比相法、有功功率法、无功功率法和谐波法,其中,断路器保护装置可使用到断路器保护法,短路器保护法包括零序过流。
然而,受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这些保护方法的灵敏性、选择性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网系统快速发展的需求,如果使用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方法则可以实现保护动作准确性的大幅提升,只是使用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方法需要确定零序阻抗变化量,零序阻抗变化量会受到中性点阻抗、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等的影响,使得得到的零序阻抗变化量不够准确,影响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能够准确确定零序阻抗变化量的方法,以助于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系统的零序阻抗变化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实现能够准确确定零序阻抗变化量,以助于发展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系统的零序阻抗变化量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线路的电气接线网络分解成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及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
计算所述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一零序阻抗变化量;
获取所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合成零序电流,根据所述合成零序电流计算所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线路的电气接线网络分解成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和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使得能够得到非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一零序阻抗变化量和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有效提高零序阻抗变化量的准确度,且还可以通过获取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合成零序电流的方式,得到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零序阻抗变化量的准确度,满足零序阻抗变化量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获取所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合成零序电流,包括:计算所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等效回路的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流和金属性接地故障非故障相电流;将所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流和金属性接地故障非故障相电流相加,得到所述合成零序电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流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表示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流,且故障相为A相、B相、C相中的任意一相,ω表示配电系统的电压角速度,表示配电系统的金属性接地零序电压,C0表示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等效回路的配电网系统对地电容,j表示虚数符号,Z'0表示配电系统的中性点补偿阻抗。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金属性接地故障非故障相电流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6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