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显示屏随机振动仿真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915.0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9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赫;于保君;肖永富;张雨;马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04;G06F111/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屏 随机 振动 仿真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载显示屏随机振动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置加速度传感器;
步骤二、对加速器信号进行测试与处理;
步骤三、对加速度包络信号的制作与格式进行设定;
步骤四、对车载显示屏进行建模;
步骤五、对模态分析载荷步进行设定;
步骤六、基于模态结果的响应分析对载荷步进行设定;
步骤七、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屏机械冲击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如下:
据车载显示屏的安装特点,对车载显示屏相连的车身相应环境零部件进行截取,截取边界作为研究边界;在截取边界线的位置,进行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屏机械冲击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21)根据产品开发要求,按照相应标准规范进行实际路况的加速度信号采集;
22)将所有的加速度信号,每个加速度传感器为X、Y、Z三个方向,进行去毛刺及趋势项处理后,转换为纵轴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横轴为时间s的信号;
23)对每个加速度信号的时间域历程信号A(t),转换为频率域功率谱密度PSD曲线,PSD曲线纵轴单位为谱密度g^2/Hz,横轴单位为频率Hz;
时域信号A(t)的自相关函数为式(1):
A(t)的功率谱密度即为对(1)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屏机械冲击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
31)将同一方向的所有加速度PSD信号叠加为同一图表中,制作PSD包络线,其中X、Y、Z三个方向分别制作;并将定义设置为ABQUS计算平台格式,以上X、Y、Z三个方向,每个方向的PSD包络载荷谱针对单一通道的随机响应分析的载荷处理;
其中,针对单一通道的随机响应分析的载荷处理是指,模型系统的激励点仅有一个,而仅有的一个激励点仅有一个方向的激励载荷,一个方向的激励载荷为加速度PSD信号,为标准规定的或采集的加速度时域信号经过转换得到的,单位统一为g^2/Hz;
32)将模型系统的截取边界统一为一个激励点,分别计算X、Y、Z方向的随机响应分析,所用信号即为PSD信号;应用*PSD-DEFINITION,TYPE=BASE,G=g关键字定义,作为输入准备;
33)根据计算情况,如X、Y、Z三个方向要求的激励谱相同,则仅应用关键字定义一次,待后续三个方向随机响应载荷步中分别引用同一个PSD定义即可;如X、Y、Z三个方向要求的激励谱不相同,则应用关键字分别定义,通过“NAME=XX”的卡片以示区分,在后续三个方向随机响应载荷步分别引用各自要求的激励谱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屏机械冲击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方法如下:
41)在分析前判断车载显示屏的连接特点以及相连的车身相应零部件在三个方向的冲击影响,进行局部模型的边界的选择与截取,所截取的边界即为加速度传感器布置的位置;处理后,单独保存以进入步骤42);截取边界距离车载显示屏边沿距离L>100mm;
42)步骤41)保存的截取几何数据在hypermesh软件平台中导入,基于ABAQUS模板环境下,不同的零件进行不同类型特征的网格剖分,并进行模型连接;
43)网格划分完毕后,进行参数设定;针对不同类型的单元组,赋予不同类型的属性,即实体单元赋予实体属性,壳单元赋予板壳属性;并且根据设计参数,赋予不同零件的材料信息,材料仅仅体现线弹性参数特性即可,即材料特性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
44)对环境件进行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