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接机器人割草机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030.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斯特兰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A01D3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钱伟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机器人 割草机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将机器人割草机(2)与充电站(11)对接的系统执行方法,该系统包括具有控制单元(22)和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的机器人割草机(2)、边界线(4)、充电站环路(10)、充电站(11)以及至少一根导线(8),所述边界线(4)在所述充电站(11)中形成一个比所述充电站环路(10)窄且穿过所述充电站环路(10)的边界线环路(4a),所述系统执行方法包括:
a)步骤S200,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接收所述控制单元(22)发出的返回充电站(11)的返回信号,
b)步骤S202,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以随机距离沿所述导线(8)移动,
c)步骤S204,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检测所述充电站环路(10),
d)步骤S206,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贴近所述导线(8)移动,
e)步骤S208,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检测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是否通过边界线环路(4a),以及
f)步骤S210,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控制机器人割草机(2)沿边界线环路(4a)移动直至到达充电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机器人割草机与充电站对接的系统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设置有三个传感器,包括两个前置传感器(12,14)和一个后置传感器(16),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前置传感器(12;14)经过所述充电站环路(10)时,确定检测到边界线环路(4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将机器人割草机与充电站对接的系统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置传感器(12,14)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使得机器人割草机(2)沿边界线环路(4a)移动至充电位置。
4.一种将机器人割草机(2)与充电站(11)对接的系统,包括机器人割草机(2),边界线(4),至少一根导线(8),充电站环路(10)以及充电站(11),所述边界线(4)在充电站(11)中形成一个比充电站环路(10)窄且穿过充电站环路(10)的边界线环路(4a);机器人割草机(2)还包括控制单元(22)和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所述控制单元(22)包括处理器(80)和存储器(82),存储器(82)用于存储由处理器(80)执行的指令,以控制系统执行:
a)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接收所述控制单元(22)发出的返回所述充电站(11)的返回信号,
b)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以随机距离沿所述导线(8)移动,
c)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检测所述充电站环路(10),
d)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贴近所述导线(8)移动,
e)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检测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是否通过边界线环路(4a),以及
f)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12;14;16;17;19)控制机器人割草机(2)沿边界线环路(4a)移动直至到达充电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机器人割草机与充电站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设置有三个传感器,包括两个前置传感器(12,14)和一个后置传感器(16),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前置传感器(12;14)经过所述充电站环路(10)时,确定检测到充电站环路(1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将机器人割草机与充电站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置传感器(12,14)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割草机(2),使得机器人割草机(2)沿边界线环路(4a)移动至充电位置。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控制单元(22)中的处理器(80)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0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