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及节能减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2830.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曦;戴兴全;蒋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D1/32;B28B11/24;B01F23/10;B01F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冯彬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利用 蒸压釜 减压 回收 系统 节能 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及节能减排工艺,该回收制汽系统包括主锅炉、升压分汽缸、至少两个蒸压釜以及总排汽管,还包括至少两个中转锅炉以及蒸汽喷射混合器,中转锅炉的进汽端与总排汽管的出汽端相连,中转锅炉的排汽口与蒸汽喷射混合器相连,蒸汽喷射混合器连接在主进汽管上;通过增设中转锅炉和蒸汽喷射混合器,减压余汽对中转锅炉进行加热,加热产生清洁蒸汽,清洁蒸汽与主锅炉的高压蒸汽形成混合蒸汽,有效解决了因减压余汽不纯以及减压压力曲线由高往低、升压压力由低向高的矛盾对ALC制品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该工艺可最大限度利用减压余汽,既可避免对ALC制品质量的影响,又充分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蒸压釜余汽节能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及节能减排工艺。
背景技术
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考验,而能源成本是制约蒸压加气混凝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环境因素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基础。
目前,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通常在蒸压釜与蒸压釜之间采用倒汽和转换低压蒸汽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汽成本。
但缺点也很明显,蒸压釜的减压余汽直接用于倒汽升压时,蒸养后的蒸汽和ALC制品会发生化学反应,蒸汽不够清洁,并且排汽压力曲线与蒸压釜升压工艺曲线不匹配,无法实现原设计工艺对蒸汽质量和升温曲线的要求,对ALC制品最终质量影响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既能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及又可符合原产品升压工艺曲线的节能减排工艺,该回收制汽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蒸压釜的减压余汽,并将减压余汽热能转化成清洁蒸汽,再将清洁蒸汽按照蒸养工艺曲线进行升压,避免了直接使用减压余汽蒸养和无法实现按蒸养工艺要求升压对ALC制品的影响;该工艺能够高效利用蒸压釜的减压余汽,避免直接使用减压余汽蒸养时对ALC制品造成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利用蒸压釜减压余汽的回收制汽系统,包括主锅炉、升压分汽缸、至少两个蒸压釜以及总排汽管,所述主锅炉通过主进汽管与所述升压分汽缸的进汽口相连,所述升压分汽缸的出汽口通过分进汽管与所述蒸压釜的进汽口相连,所述蒸压釜的排汽口通过分排汽管连接在所述总排汽管上,还包括至少两个中转锅炉以及蒸汽喷射混合器,所述中转锅炉的进汽端与所述总排汽管的出汽端相连,所述中转锅炉的排汽口与所述蒸汽喷射混合器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混合器连接在所述主进汽管上,所述中转锅炉上设有补水口。
本申请在回收制汽系统中增设了中转锅炉和蒸汽喷射混合器,回收制汽时,蒸压釜的减压余汽进入中转锅炉内,对中转锅炉内的补水进行加热,待补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产生新的有压力的清洁蒸汽流入蒸汽喷射混合器中进行压力调节,清洁蒸汽与主锅炉的高压蒸汽进行混合,混合蒸汽经主进汽管进入升压分汽缸内再分配至蒸压釜内,对ALC制品进行蒸养,有效解决了因减压余汽不纯以及减压压力曲线由高往低、升压压力由低向高的矛盾,对ALC制品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中转锅炉连接有锅炉给水系统,所述锅炉给水系统包括水箱与板式换热器,所述总排汽管的出汽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汽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水箱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补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压余汽经总排汽管流入板式换热器中,经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作用,水箱内的存水温度升高,可以直接向中转锅炉内补充温度较高的水,热水在中转锅炉内可以更快地转化为蒸汽,提高了新的清洁蒸汽的转化效率;另外,因为减压余汽与板式换热器的共同作用,可以对水箱内的存水进行加热,使得水箱内的存水变为软水,不易在中转锅炉内壁上形成水垢,减少对中转锅炉清洁的频次,延长中转锅炉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2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