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及分级张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1569.9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德;甘万炜;刘奇;董胜芳;武海港;李根;李杰;司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5/74;E02D17/20;E02B3/1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拉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其包括加压装置、分流装置和张拉装置,分流装置的一端与加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张拉装置连接;张拉装置包括大油缸、张拉仓;张拉仓有两个以上,置于大油缸内;每个张拉仓的油缸通过进油阀门与大油缸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凹槽与分流装置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下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锚板、下限位板;每个张拉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与张拉仓的滑块连接;锚板、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同;锚板和上限位板的通孔处设有卡扣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级张拉方法。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实现分别逐步张拉后再同步张拉到同一张拉力,且在张拉完成后不会出现回退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及分级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的预应力构件(如预应力梁等)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以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控制裂缝的出现以及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因此,钢绞线的预应力张拉控制是关键,其张拉装置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的张拉装置不能将初始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同时张拉到同一张拉力。亦不能通过一个张拉装置对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实现先逐步张拉后同步张拉。当需要将初始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同时张拉到同一张拉力,以及先逐步张拉后同步张拉时,需增加设备和人力,这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消耗。而且,现有张拉装置在张拉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发生个别钢绞线在张拉完成后出现回退的现象,影响了钢绞线的张拉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实现分别逐步张拉后再同步张拉到同一张拉力,且在张拉完成后不会出现回退现象的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及分级张拉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其包括
加压装置,用于向张拉装置输送液压油及回收张拉装置的液压油;
分流装置,其一端与加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张拉装置连接;
张拉装置,其包括大油缸、张拉仓;所述张拉仓有两个以上,置于大油缸内;每个张拉仓的油缸通过进油阀门与大油缸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凹槽与分流装置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下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锚板、下限位板;每个张拉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与张拉仓的滑块连接;锚板、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同(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规格与锚板的规格保持一致);所述锚板和上限位板的通孔处设有卡扣结构,以固定钢绞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张拉仓包括仓体、滑块、滑轨;所述仓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滑轨置于空腔内,所述滑块能在滑轨上滑动,滑块将空腔分为油缸和凹槽;油缸处设有第三油口和带进油阀门的第一油口,第三油口、第一油口与大油缸相连通,凹槽上设有第二油口,第二油口与分流装置连接;
加载情况下,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滑块沿滑轨滑动,带动上限位板运动,进而实现对钢绞线的张拉;在卸载情况下,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滑块沿滑轨滑动,实现滑块的回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张拉仓有3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锚板中的通孔可根据所需张拉钢绞线的数量和规格采用不同数量,所述通孔有1个、3个或6个。其中1个通孔的直径为32mm,3个通孔的直径为50mm,6个通孔的直径为48mm。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三瓣膜式卡扣和橡胶圆环,所述橡胶圆环置于三瓣膜式卡扣的凹槽内。三瓣膜式卡扣采用不锈钢制成;三瓣式卡扣在锚板和上限位板处通过拼接的方式包裹住钢筋,橡胶圆环通过钢绞线的端头后套在三瓣式卡扣的凹槽内,对钢绞线进行限制固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三瓣膜式卡扣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增大。三瓣式卡扣底部最小直径可为33mm、49mm和51mm,上部最大直径可为35mm、51mm、53mm,该尺寸的设计有力于卡扣安装过程中的便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