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5901.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柳哲;董金龙;晏建;张园;彭泽宏;贺智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33/02;H02J15/00;H02K7/02;H02K9/19 |
代理公司: | 金华吾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55 | 代理人: | 陈现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结构 飞轮 转子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该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充分的进行整体的密封,降低设计难度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和后期维护的难度;该散热结构包括叶轮组,一端设置在飞轮轴顶部开设的储油槽中;散热组,一端与穿设在储油槽中,且叶轮组的另一端穿设在散热组的一端内;进油道和回油道设置在散热组上,并与储油槽内连通。该散热机构包括壳体和飞轮轴,还包括散热结构;飞轮轴顶部开设有储油槽,叶轮组的一端设置在储油槽中,散热组设置在壳体内。本发明提出的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结构简单,可降低整体的设计成本和后期的维护难度,且能够更好的进行整体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轮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系统在高真空的特殊条件下运行,由于飞轮转子的发热无法通过空气介质进行对流传热,只能依靠转子自身的辐射或其他特殊方式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采用轴内通冷却介质,将冷却介质循环至外部的散热系统中,通过外部散热系统换热将热量排至外部;但此过程中,需要轴内介质与外接散热系统连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设计难度高、成本高、密封复杂且后期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该散热结构和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充分的进行整体的密封,降低设计难度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
叶轮组,一端设置在飞轮轴顶部开设的储油槽中;
散热组,一端穿设在储油槽中,且叶轮组的另一端穿设在散热组的一端内;
进油道和回油道,设置在散热组上,并与储油槽内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叶轮组包括:
轮轴,一端与飞轮轴顶部连接;
叶片,设置在轮轴的另一端,且叶片穿设在散热组一端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散热组包括:
连接部,一端穿设在储油槽中;
散热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部与储油槽采用槽螺旋密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散热部包括:
冷却板,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
冷却道,设置在冷却板上,且冷却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油口和回油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散热部还包括:密封槽,设置在冷却板上,且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油道和回油道均设置在连接部上,并与散热部连通;且进油道与进油口连通,回油道与回油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回油道邻近储油槽的一端设置有喷口。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飞轮储能转子散热机构,包括壳体和飞轮轴,还包括散热结构;飞轮轴顶部开设有储油槽,叶轮组的一端设置在储油槽中,散热组设置在壳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散热装置,设置在壳体顶部,并邻近散热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