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AUV艇体和螺旋桨交互作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2148.1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鑫;何波;严天宏;沈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8;G06F30/23;G06T17/20;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auv 螺旋桨 交互作用 方法 | ||
1.一种研究AUV艇体和螺旋桨交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分为验证和应用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根据几何参数建立AUV和螺旋桨的单独三维模型和两者组合三维模型;
步骤B、确定网格结构和尺寸:根据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大小和运动模式,确定各部件的网格类型和尺寸,选择边界层网格的参数;
步骤C、选择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静止域和旋转域的设置基于部件运动状态确定;
步骤D、网格和迭代步长独立性验证:基于划分的网格和选定的边界条件进行仿真,比较不同网格尺寸和迭代步长的结果差异,验证模拟结果与网格尺寸和迭代步长的无关性;
步骤E、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采用验证的数值方法对AUV和螺旋桨在直流和斜流中交互作用开展数值研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AUV艇体和螺旋桨交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
(1)为了获得附体对AUV水动力特性的影响,AUV的模型包括有无附体两种;
(2)将螺旋桨与旋转域融合,实现螺旋桨由体到面的转换,方便步骤B中网格划分;
(3)把AUV和螺旋桨模型进行组合,两者间设置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AUV艇体和螺旋桨交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
(1)采用混合网格结构,静止域采用粗的非结构网格,旋转域采用细的非结构网格,AUV艇体、附体和螺旋桨添加边界层网格;
(2)静止域、旋转域、AUV和螺旋桨的尺寸分别定义,计算雷诺数Re和无量纲壁面距离y+的数值,确定边界层网格的参数;
式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l是特征长度;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υ是流体的运动粘度;y是距边界的垂直距离;uτ是摩擦速度;τw是壁面剪切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AUV艇体和螺旋桨交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
(1)构建圆柱形计算域,设定大计算域以减少壁面边界的影响;
(2)螺旋桨在敞水中的计算域,半径为10Dp,上游延伸长度为10Dp,下游延伸长度为20Dp(Dp表示螺旋桨的直径);螺旋桨处于艇体之后的计算域,半径为10D,上游延伸长度为L,下游延伸长度为3L(D表示AUV的直径,L表示AUV的总长度);
(3)设定来流沿X轴正方向流动,X轴负方向为速度入口,X轴正方向为压力出口,无滑移壁面边界应用于计算域的表面壁、AUV艇体和螺旋桨;
(4)采用多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s,MRF)和剪切应力运输(Shearstress transport,SST)k-ω湍流模型进行稳态计算,旋转域和静止域的交界面通过共享拓扑实现;
(5)求解器的类型为压力基,求解模式为基于SIMPLE算法的速度压力耦合,采用基于最小平方单元的梯度进行空间离散,压力、动量、湍动能及耗散率均为二阶迎风格式;
(6)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法用于求解控制方程,采用混合初始化方法;
式中,ρ是流体的密度,取淡水的密度为998.2kg/m3;是速度矢量的平均笛卡尔分量;是平均压力;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取20℃时淡水的动力粘度为0.001003kg/(m·s);是雷诺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21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无线网状网络中的节点间动态分配处理
- 下一篇:自动拉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