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更风险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59479.X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吕彪;戚依宁;王绍哲;党浩;方崇荣;祝顺民;蒋江伟;程鹏;陈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41/0631 | 分类号: | H04L41/0631;H04L41/14;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邓春燕 |
| 地址: | 3100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更 风险 评估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变更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响应于风险评估指令,根据云网络中预置的拓扑信息确定目标变更事件对应的变更影响范围,所述拓扑信息中包含云网络中不同级别对象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同级别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变更影响范围中包括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变更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以及所关联的同级别对象;
收集云网络中在所述目标变更事件发生后的预设时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多项告警信息;
根据所述拓扑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多项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影响范围,所述告警影响范围包括所述告警信息的告警发生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以及所关联的同级别对象;
从所述多项告警信息中选择与所述目标变更事件适配的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所述目标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影响范围与所述变更影响范围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基于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对所述目标变更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确定所述变更影响范围中包括的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变更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的过程,包括:
按照所述拓扑信息,逐级别查找出所述变更对象所隶属的级别对象,直至查找到指定级别的对象后结束查找,以获得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变更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
确定所述告警影响范围中包括的所述告警信息的告警发生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的过程,包括:
按照所述拓扑信息,逐级别查找所述告警发生对象所隶属的级别对象,直至查找到指定级别的对象后结束查找,以获得所述告警信息的告警发生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拓扑信息采用树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拓扑信息对应的树结构,将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变更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以及所关联的同级别对象组织为以所述变更对象作为根节点的变更拓扑树,以表征所述变更影响范围;
按照所述拓扑信息对应的树结构,将所述告警信息的告警发生对象对应的至少一层上级对象以及所关联的同级别对象组织为以所述告警发生对象作为根节点的告警拓扑树,以表征所述告警影响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对所述目标变更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中记录的告警级别;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级别,计算所述目标变更事件对应的风险评估值;
若所述风险评估值高于风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变更事件存在风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级别,计算所述目标变更事件对应的风险评估值,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与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关联程度;
按照关联程度为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分配权重;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级别及权重,计算所述目标变更事件对应的风险评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分别确定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与所述目标变更事件的关联程度,包括:
查找所述变更影响范围和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影响范围之间重叠部分中的最小的级别对象;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最小的级别对象到所述变更对象之间的级别距离,为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分配所述关联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查找所述变更影响范围和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影响范围之间重叠部分中的最小的级别对象,包括:
若所述变更影响范围和所述告警影响范围采用拓扑树表征,则查找所述变更影响范围和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告警影响范围之间重叠部分中的最低树节点,其中,单个树节点对应一个级别对象;
所述确定级别距离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最低树节点在表征所述变更影响范围的变更拓扑树中与所述变更对象之间的拓扑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项目标告警信息各自对应的所述级别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94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再生解耦式碳捕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光伏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