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56097.1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余贤旺;吴彩霞;骆仁智;潘君益;陶应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H01H1/025;B22F1/16;B22F1/142;B22F3/00;B22F3/02;B22F3/10;C22C9/00;C01B19/02;B22F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铬碲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铬碲粉均质化处理:取二氧化碲溶解于乙二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将所得溶液倒入喷雾器中,将铬粉添加至容器中,在搅拌状态下向容器中喷雾,喷雾结束后继续搅拌均匀,然后将所得的二氧化碲和铬的混合粉进行氢气还原,冷却后得到碲分布均匀的铬碲粉;
(2)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铬碲粉和电解铜粉进行混合得到铜铬碲混合粉M1;将铬粉和电解铜粉进行混合得到铜铬混合粉M2;首先将铜铬碲混合粉M1装入模具中,刮平后撒上0.05-0.15mm厚的铜铬合金粉末A,接着提升模具形成新的空腔,将铜铬混合粉M2装入空腔中再刮平,然后进行模压成型;脱模后将所得铜铬碲-铜铬压坯在高于铜铬合金粉末A熔点且低于纯铜熔点的温度下真空或氢气气氛中烧结,得到具有铜铬碲层-铜铬层结构的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氧化碲的用量为铬粉重量的0.005~0.05%;所述混合溶液的用量为铬粉重量的0.5~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乙二醇和丙酮重量比为1∶3-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铬粉的粒径为120~500 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气还原的温度为350~500℃,时间为0.5~1.5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铬碲混合粉M1中电解铜粉的粒径为200-350目,重量为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中铜铬碲层的40~8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铬混合粉M2中铬粉的粒径为120~500 目,重量为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中铜铬层的20~60%;电解铜粉的粒径为200-350目,重量为铜铬碲-铜铬复合触头中铜铬层的40~80%。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铬合金粉末A的熔点为1076℃;成分为:铬1.28 wt%,其余为铜;粒径为0.5~5μ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铬碲混合粉M1和铜铬混合粉M2的用量比为1∶1~1∶3。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078~1082℃,时间为30~12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60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用于中医肩关节上举辅助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