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1772.1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厚振;刘昊;孟庆山;王磊;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E04G23/02;C04B103/22;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损伤 修补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包括:
重烧氧化镁掺量:26-40;
磷酸二氢钾掺量:13-23;
复合缓凝剂掺量:2-4;
骨料掺量:28-45;
拌和水掺量:8-14;
其中,所述骨料为取自珊瑚岛礁地区的珊瑚砂或者陆源砂,所述骨料的粒径根据待修补的建筑物损伤裂缝的大小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砂的粒径取值范围为0.075mm-4.75mm,所述珊瑚砂的细度模数的取值范围为2.50-2.90,所述珊瑚砂的堆积密度为1100kg/m3-1200kg/m3,所述珊瑚砂的孔隙率的取值范围为50%-70%,所述珊瑚砂的表观密度的取值范围为2700kg/m3-2800kg/m3,所述珊瑚砂的1h吸水率的取值范围为1.5%-2.5%,所述珊瑚砂的氯离子含量的取值范围为0.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陆源砂的粒径取值范围为0.075mm-4.75mm,所述陆源砂的细度模数的取值范围为2.30-2.80,所述陆源砂的堆积密度的取值范围为1200kg/m3-1600kg/m3,所述陆源砂的孔隙率的取值范围为40.0%-50.0%,所述陆源砂的表观密度的取值范围为2500kg/m3-2800kg/m3,所述陆源砂的1h吸水率的取值范围为0.30%-0.50%,所述陆源砂的氯离子含量的取值范围为0.01%-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缓凝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包括:
硼砂:19-50;
柠檬酸钠:19-43;
氯化钠:14-37;
所述复合缓凝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与所述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的凝结时间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水为所述珊瑚岛礁地区的海水或者陆源淡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烧氧化镁的活性取值范围为10%-15%,所述重烧氧化镁中MgO的质量百分含量≥92%,所述重烧氧化镁的体积密度取值范围为3.00g/cm3-3.30g/cm3,所述重烧氧化镁的粒度为160目-250目;
作为优选,所述磷酸二氢钾的纯度≥95%,所述磷酸二氢钾的溶液的pH的取值范围为4.3-4.7。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珊瑚岛礁地区的珊瑚砂或者陆源砂;
筛除所述珊瑚岛礁地区的珊瑚砂或者陆源砂中粒径大于设定的粒径的颗粒,得到备用骨料;
根据待修补的建筑物损伤情况,获取修补所述建筑物损伤的凝结时间;
根据所述凝结时间,获取备用复合缓凝剂;
按照重量份数提供各组分:重烧氧化镁掺量:26-40;磷酸二氢钾掺量:13-23;复合缓凝剂掺量:2-4;骨料掺量:28-45;拌和水掺量:8-14;
所述骨料与设定分量的拌和水搅拌,得到第一产物;
所述复合缓凝剂、重烧氧化镁、磷酸二氢钾与所述第一产物搅拌,得到第二产物;
剩余的所述拌和水与所述第二产物搅拌,得到所述建筑物损伤修补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17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