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9068.2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袁钰博;刘江城;李邈;谭靖宣;李昕祎;贾鸿盛;毛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8 | 分类号: | G06V10/28;G06V10/764;G06V10/12;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铁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标签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所述棒材的端面设置有标签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云台带动图像采集模块对所述棒材的端面进行抓拍,以获取成捆棒材的端面图像;
对所述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获取所述端面图像中的标签牌图像;
对所述标签牌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获取增强图像;
对所述增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取二值化图像;
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确定棒材标签的轮廓区域,以得到所述棒材标签图像中的识别码;
基于所述识别码,得到所述标签牌所承载的棒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端面图像中的标签牌图像的数量,以及获取成捆棒材的端面图像的数量;
将所述标签牌图像的数量与所述端面图像的数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实现对成捆棒材标签漏检的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获取所述端面图像中的标签牌图像,包括:
将所述端面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成捆棒材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成捆棒材检测模型对所述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得到所述端面图像中的标签牌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云台带动图像采集模块对所述棒材的端面进行抓拍,以获取成捆棒材的端面图像的步骤前,还包括:
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测量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成捆棒材的承载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记为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调整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承载装置的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判断第二距离传感器是否产生信号,若产生信号,则通过云台带动图像采集模块对所述棒材的端面进行抓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棒材信息发送至边缘计算设备,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将所述棒材信息发送至远程机房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基于标签牌识别出来的棒材信息中各个字段的排列规则不符合预设规则,则生成报警信号;
若基于标签牌识别出来的棒材信息中各个字段的排列规则符合预设规则,则将所述棒材信息导入信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材动态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规则包括字段完整性或/和字段规则。
8.一种棒材动态标签识别装置,所述棒材的端面设置有标签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随云台转动,用于对所述棒材的端面进行抓拍,以获取成捆棒材的端面图像;
目标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获取所述端面图像中的标签牌图像;
图像增强模块,用于对所述标签牌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获取增强图像;
二值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增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取二值化图像;
识别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确定棒材标签的轮廓区域,以得到所述棒材标签图像中的识别码;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识别码,得到所述标签牌所承载的棒材信息。
9.一种棒材动态标签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90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