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巷道密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5740.0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龙;李贵和;高健勋;谭家贵;马新根;李克相;杨简;郭建忠;孙京;张茂元;盛柱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李梦宁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密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密闭装置,涉及巷道密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巷道密闭装置存在的无法与巷道围岩完全密闭的问题而设计。该巷道密闭装置包括密闭轮盘和断面密闭组件,密闭轮盘包括轮盘支撑圈以及环绕并贴合于轮盘支撑圈外周的塑性胶囊腔,塑性胶囊腔的内部、沿轮盘支撑圈周向的各个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和充气管;第一囊袋装有第一膨胀剂,第二囊袋装有第二膨胀剂,第一囊袋和第二囊袋两者被配置为在塑性胶囊腔达到设定压力时破裂,第一膨胀剂和第二膨胀剂能够在混合状态下膨胀以使塑性胶囊腔充满轮盘支撑圈与巷道围岩之间的空隙;断面密闭组件安装于轮盘支撑圈且能够封闭通风孔。本发明能够与巷道围岩完全密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密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巷道密闭装置。
背景技术
当煤矿井下出现突发性灾害(如:采空区自燃、巷道火灾、涌水、粉尘爆炸)时,往往需要快速阻断巷道风流,使巷道处于密闭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常需要设置巷道密闭装置。
目前,煤矿井下巷道密闭装置的种类较多,基本能够满足临时性快速密闭的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巷道密闭装置与巷道围岩之间不能完全密闭,存在一定的间隙,还需要喷射膨胀材料进行二次密闭,或者提前在巷道围岩开槽以保证密闭效果,这就导致对巷道的密闭效率降低,且密闭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再者,市场上现有的巷道密闭装置,一旦封闭后再启封,就需要对巷道密闭装置进行破坏拆除,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密闭装置,以解决现有巷道密闭装置存在的无法与巷道围岩完全密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巷道密闭装置,包括密闭轮盘和断面密闭组件,所述密闭轮盘包括轮盘支撑圈以及环绕并贴合于所述轮盘支撑圈外周的塑性胶囊腔,所述塑性胶囊腔的内部、沿所述轮盘支撑圈周向的各个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和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塑性胶囊腔,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塑性胶囊腔,其中,所述第一囊袋装有第一膨胀剂,所述第二囊袋装有第二膨胀剂,所述充气管被配置为向所述塑性胶囊腔充气,所述第一囊袋和所述第二囊袋两者被配置为在所述塑性胶囊腔达到设定压力时破裂,所述第一膨胀剂和所述第二膨胀剂能够在混合状态下膨胀以使所述塑性胶囊腔充满所述轮盘支撑圈与巷道围岩之间的空隙;所述轮盘支撑圈的端面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断面密闭组件安装于所述轮盘支撑圈,所述断面密闭组件能够封闭所述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塑性胶囊腔包括沿所述轮盘支撑圈周向排布的多个子囊腔,多个所述子囊腔互不连通,每个所述子囊腔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囊袋、所述第二囊腔和所述充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支撑圈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骨架梁,多个所述骨架梁呈辐射状排布,多个所述骨架梁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轮盘支撑圈,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骨架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塑性胶囊腔粘接固定于所述轮盘支撑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囊袋、所述第二囊袋和所述充气管三者在所述塑性胶囊腔的内部紧密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断面密闭组件能够对所述通风孔的开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断面密闭组件包括固定叶片组和活动叶片组,其中,所述固定叶片组固定设置于所述轮盘支撑圈,所述固定叶片组包括多个呈辐射状排布的第一叶片,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叶片之间形成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活动叶片组包括安装支架和多个呈辐射状排布的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密闭轮盘,所述活动叶片组至少具有敞开所述通风间隙的半封闭位置和封堵所述通风间隙的全封闭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断面密闭组件还包括圈梁,所述轮盘支撑圈为圆形圈,所述圈梁与所述轮盘支撑圈同轴设置,所述圈梁的内周面设置有导向槽,各所述第一叶片远离其辐射起点的一端均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各所述第二叶片远离其辐射起点的一端均插接于所述导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5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