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5647.X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业明;李泽宸;徐嘉辰;张彩猛;孔祥珍;华欲飞;李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D9/007;C11B1/04;C11B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何京晶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核桃 磷脂 膜蛋白 营养 功能 粉末 油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核桃进行去衣、制浆和离心处理,得到轻相、中间相和重相;再对得到的轻相进行冷冻‑解冻破乳处理,经离心处理后,得到核桃油和磷脂‑膜蛋白浓缩物;然后将得到的磷脂‑膜蛋白浓缩物与包埋物或配料中的至少一种充分混合,搅拌及均质后经喷雾干燥得到粉末油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酶制剂的条件下,对核桃中的脂质进行高效利用,制备出天然、绿色且具有营养功能性的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粉末,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并对大健康领域和核桃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料脂质和蛋白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油脂(植脂末)在奶茶、咖啡伴侣等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和普遍。但是,常用的粉末油脂的主要原料是:氢化植物油、蛋白质(如牛奶酪蛋白)、包埋壁材、食用香精等。其中,氢化植物油在加工不当的情况下,会生成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健康存在安全风险。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意愿的提升,天然健康的粉末油脂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
在各类富含油脂的天然原料中,核桃以其高脂质含量和高磷脂含量受到广泛关注。核桃仁含65~70%的脂质,脂质的脂肪酸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ω-6脂肪酸)占脂肪酸的50~70%,α-亚麻酸(ω-3脂肪酸)占5.5-18%。并且,核桃脂质在核桃细胞中是以贮油细胞器——油体状态存在,是一种天然的球状乳化油滴粒子,其内芯是甘油三酯,外壳是磷脂和膜蛋白。研究表明,核桃磷脂约占核桃总脂质的2.5%,显著大于花生和杏仁磷脂在总脂质中的占比,加之核桃脂质含量高,使得核桃成为磷脂的一个良好来源。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核桃中的磷脂和膜蛋白,制备天然健康且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核桃除了主要加工成坚果产品外,还会用于加工成核桃油,其主要加工技术是冷榨,得到核桃油和核桃粕。但是,核桃粕中通常夹杂着核桃衣碎片,导致其外观品质和食用口感不佳,一般主要用做饲料。一方面,造成了核桃蛋白的低值化;另一方面,核桃磷脂也残留在核桃粕中,从而也造成了核桃磷脂的浪费。
为了提高核桃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申请号为201910878935.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高蛋白含量的核桃蛋白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核桃去衣、制浆后离心分离成轻相、中间相和沉淀;沉淀可直接进行干燥得到干基蛋白含量大于85%的核桃蛋白粉,轻相和中间相则混合调配成核桃油体相关产品。然而,该专利中分离得到的轻相实际上属于核桃的油体富集物,仍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加工,以便对其中含有的磷脂和膜蛋白进行富集,为制备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提供基础。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核桃加工方法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核桃冷榨时核桃磷脂和膜蛋白残留在核桃粕中无法实现有效和高附加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通过从核桃去衣、制浆、离心后得到的轻相中分离出磷脂-膜蛋白浓缩物,在对核桃中的脂质进行高效利用的同时制备出天然、绿色且具有营养功能性的粉末油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核桃磷脂和膜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核桃进行去衣处理,得到去衣核桃仁;
S2、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去衣核桃仁制成核桃浆;
S3、对步骤S2得到的所述核桃浆进行离心处理,得到轻相、中间相和重相;
S4、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轻相进行冷冻-解冻破乳处理,再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核桃油和磷脂-膜蛋白浓缩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5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编队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对阀体泄压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