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棘青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4326.8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朱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棘 青稞 复合 酵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酿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沙棘青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原料青稞、沙棘果、红曲霉素、酵母菌、乳酸菌,并依次进行红曲霉发酵、酵母菌发酵和乳酸菌发酵。本发明通过依次采用红曲霉发酵、酵母菌发酵、乳酸菌发酵三种发酵方式进行分步发酵,将以青稞和沙棘果中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从而使得酵液中的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更含量增多,提高制备的酵液的营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沙棘青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食品在人类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泡菜、酒水、纳豆等。由于食品中的发酵菌种、发酵原料和发酵条件的不同,所以发酵食品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
酵素(enzyme)又称为酶,是一类新发现的营养基础素。酵素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它能够提高某些物质的含量并且能够使得它更好的被人体吸收。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沙枣、酸柳、黄酸刺和黑刺等,属于“药食同源”植物,其果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从食用安全性和保健功效考虑,沙棘是开发食用植物酵素的优良植物资源。在功能性食品领域,沙棘目前主要用于制作沙棘果汁、果醋、果酒、油等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同时,沙棘果实为浆果,柔软多汁,耐贮性差,严重影响加工利用,而食用酵素产品加工尤其适于时令性强的农产品在大规模采收后的产业化加工。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在一些地区,青稞仍被作为主食,而且,随着在保健品行业、啤酒工业和饲料业均飞速发展。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酵素产品,大都采用单一的果蔬进行发酵,单一的果蔬,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对人体的体质调整上反而不宜;大部分也都采用单一的发酵方式,导致果蔬内的有效成分无法形成易于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从而阻碍了酵素类产品的发展,且目前关于沙棘青稞复合酵素的研究几乎没有。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酵素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青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多重发酵、营养易于吸收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棘青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红曲霉发酵:
(1)、青稞原料制备:青稞采用清水清洗、晾干,再用清水浸泡8~12小时;浸泡好的青稞和水采用1:1的比例蒸熟;蒸熟后的青稞打碎;
(2)、青稞-红曲霉发酵:在步骤(1)制备的青稞中按1:1的比例添加清水,并将红曲霉素以8%~10%(重量)的比例接种至青稞和水的液浆中发酵,发酵时间为7~9天,发酵温度为30℃,每天搅拌3~5次,使菌种能和青稞充分混匀,并给青稞适量通气,保持通氧,形成发酵后的红曲青稞;
(3)、沙棘果原料制备:沙棘果洗净、晾干并碾碎,碾碎后的沙棘果浆在65℃灭菌30分钟;
(4)、将步骤(2)获得的红曲青稞与步骤(3)获得的沙棘果浆按1:3~ 1:4的比例充分混匀;
(5)、在步骤(4)混匀后的红曲青稞和沙棘果浆中添加调味糖;
二、酵母菌发酵:
(6)、酵母菌制备:酵母菌使用10~20倍的清水稀释,并加入2%的葡萄糖进行活化,活化时间为30~40分钟;
(7)、酵母菌接种:在步骤(5)的红曲青稞和沙棘果浆混合物中接种步骤(6)制备的酵母菌,接种量为0.1%~1%(重量),静置发酵18~24小时,发酵温度为26℃;
(8)、在步骤(7)的混合发酵液中按料液比加入1:2~1:3的清水,并添加调味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4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