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及其夹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1745.6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1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雄;龚翔;佘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固持 冷却 夹具 及其 夹持 方法 | ||
1.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持板(1),所述固持板(1)上部设有若干宏结构(11),相邻宏结构(11)之间充水制冷结冰后形成固态冰(2),所述宏结构(11)上表面和固态冰(2)上顶面装设有待夹持的薄板工件(4),所述薄板工件(4)的外侧覆盖有液态冰水(3),形成固态冰-薄板工件-液态冰水的三明治夹持结构;所述宏结构(11)为固持板(1)上表面的上宽下窄呈“V”形的结构,使得相邻宏结构(11)之间形成“倒V”形结构,“倒V”形结构底部设有微空腔结构(12),“倒V”形结构与微空腔结构(12)之间装设有导热柔性膜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宏结构(11)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柔性膜片(13)为一体式结构,设在相邻宏结构(11)之间的“倒V”形结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空腔结构(12)深度为0.05-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柔性膜片(13)为石墨烯膜、石墨片、导热硅胶片、金属导热片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的方式为涡流管制冷、电冷式制冷、低温气体制冷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工件(4)内部设有能将液态冰水(3)通入的微流道(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宏结构(11)顶面设有若干用于增加宏结构(11)表面粗糙度的微结构(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111)经过电火花、线切割或激光加工形成。
10.一种冰固持夹持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冰固持冷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固持板(1)的顶部设有若干上宽下窄呈“V”形的宏结构(11),使得相邻宏结构(11)之间为“倒V”形结构;
S2:在“倒V”形结构内充水及制冷结冰,使得相邻宏结构(11)之间分布固态冰(2);
S3:将待加工的薄板工件(4)置于宏结构(11)和固态冰(2)的上表面;
S4:在待加工的薄板工件(4)的外部覆盖液态冰水(3),形成固态冰-薄板工件-液态冰水的三明治夹持结构;
S5:“倒V”形结构使得固态冰(2)传递向下的冻胀力和变形,导热柔性膜片(13)和微空腔结构(12)吸收冰膨胀变形产生的误差,形成待加工薄板工件(4)的精密固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7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