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rp15在制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相关的心功能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7771.1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杰;乔博康;李玉琳;王媛;贾立昕;张聪聪;王春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9/00;A61P9/10;C12Q1/688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艳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rp15 制备 促进 血管 新生 改善 缺血 相关 功能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Ctrp15在制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相关的心功能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Ctrp15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以Ctrp15蛋白为活性成分的物质在如下至少一种中的应用;1)制备治疗心脏损伤的产品;2)制备减轻心脏损伤的产品;3)制备提高心脏损伤后心功能修复能力的产品。本发明通过对运动过程中Ctrp15是否对侧支血管新生进行调控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运动诱导骨骼肌分泌的Ctrp15蛋白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侧支血管新生最终促进心脏功能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Ctrp15在制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相关的心功能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由于冠脉的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死亡,是导致心衰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约1/3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发现既往已存在陈旧性心梗并且具有较充分的侧支循环;并且有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远期预后与侧支循环新生的程度明显相关,侧支循环建立充分的患者再灌注治疗60个月后心力衰竭发生率(3.1%vs11.6%)和死亡发生率(7.1%vs15.4%)显著低于不充分的患者。目前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通过再灌注治疗恢复血供,尽管如此仍有大量患者因为未能及时手术或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导致心肌修复不良,出现心衰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心衰,5年存活率仅为50%。因此亟需寻找内科药物干预靶点,通过改善心脏损伤后血管新生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侧支血管新生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增殖、出芽是新血管侧支形成的关键细胞事件,在心脏损伤修复过程的微环境由浸润到心脏组织的中性粒、巨噬细胞以及大量的外分泌型因子(VEGF,PDGF,etc.)形成,分泌型因子介导着细胞以及组织间的相互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骨骼肌与心脏组织之间的内皮细胞状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提示骨骼肌与心脏组织中具有较为相似的调节机制,而骨骼肌是机体运动的主要支撑器官且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心脏中侧支血管新生,同时2020年欧洲心血管疾病杂志指南表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愈后。
肌连蛋白Ctrp15是主要来源于骨骼肌组织的C1q/TNF相关蛋白(CTRP)分泌性家族中的一员,可参与调控脂代谢与免疫功能的。且已有研究提示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运动时骨骼肌来源的Ctrp15因子可明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以及炎症的浸润来起到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但是心肌细胞的死亡主要是由于缺乏血供所导致,所以关注在心肌梗死过程中侧支血管新生的建立调控至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提供Ctrp15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以Ctrp15蛋白为活性成分的物质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Ctrp15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以Ctrp15蛋白为活性成分的物质在如下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1)制备治疗心脏损伤的产品;
2) 制备减轻心脏损伤的产品;
3) 制备提高心脏损伤后心功能修复能力的产品。
上述应用中,所述心脏损伤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损伤。
上述应用中,所述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损伤为心梗导致的心脏损伤。
上述应用中,所述心脏损伤为陈旧性心肌梗塞,或慢性冠脉闭塞性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
上述提高心脏损伤后心功能修复能力体现在促进血管侧支的形成和新生。
Ctrp15蛋白或基因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评估或辅助评估待测者心脏损伤程度的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检测Ctrp15蛋白含量或Ctrp15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评估或辅助评估待测者心脏损伤程度的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使动物运动的物质在制备促进侧支血管新生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