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学习的颗粒光散射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188.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刘自轩;李坤;李佳琦;王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学习 颗粒 散射 信号 分类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颗粒光散射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具体为:采集水滴、煤粉、聚苯乙烯颗粒的光散射信号并进行降噪预处理,提取22种特征指标,计算特征指标的权重占比,选取4个权重占比最高的指标作为最优特征向量,将最优特征变量进行排列组合,构成样本特征集,标签集是由水滴、煤粉、聚苯乙烯三种颗粒物的编号构成,将标签集分别对应样本特征集,构成神经网络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输入至GRNN和PNN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对水滴、煤粉、聚苯乙烯三种颗粒的光散射信号的分类识别。该方法适用于大气颗粒属性的准确检测,确定排放源的种类和贡献,是追本溯源、治理雾霾的重要决策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颗粒光散射信号分类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颗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科学研究以及工程应用中。跟颗粒有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医药、大气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分散在大气中的颗粒与大气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对大气颗粒的研究己成为大气监测领域的重点。除此之外,颗粒与人身健康密切相关,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如酸性颗粒、重金属颗粒、挥发性有机物等进入人体,沉淀于呼吸道和肺泡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大气颗粒属性的准确检测,可以确定排放源的种类和贡献,以有效控制排放源,是追本溯源、治理雾霾的重要决策依据,从而可有效控制大气污染并提高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的颗粒光散射信号分类识别方法,提高了颗粒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颗粒光散射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选取水滴、煤粉、聚苯乙烯颗粒三种不同折射率的颗粒物进行实验,利用数据采集卡通过光电探测器完成对每种颗粒光散射信号采集;
步骤2、利用EMD-ICA算法对步骤1中采集到的颗粒光散射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
步骤3、对预处理过的颗粒光散射信号提取22种特征指标;
步骤4、利用ReliefF算法分别计算步骤3中提取的22种特征指标的权重占比,选取4个权重占比最高的指标作为最优特征向量;
步骤5、将4个最优特征变量按照编号进行排列组合,构成10个样本特征集,标签集是由水滴、煤粉、聚苯乙烯三种不同属性颗粒物的编号构成,将标签集分别对应10个样本特征集,构成10个神经网络数据集;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10个神经网络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输入至GRNN和PNN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对水滴、煤粉、聚苯乙烯三种不同属性颗粒的颗粒光散射信号的分类识别。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中,具体为:
步骤2.1、对采集的含噪颗粒光散射信号进行EMD经验模态分解,得到颗粒光散射信号本征模态函数IMFs分量imf1,imf2,imf3,…,imfn以及残余分量rn;
步骤2.2、计算求得若干IMFs分量的相关系数和方差贡献率,利用模态相关分选准则判断信号主导分量与噪声主导分量的分界点,将划分出的噪声主导分量通过线性叠加构造虚拟噪声通道;
步骤2.3、将虚拟噪声通道和含噪的颗粒光散射信号混合,利用ICA算法实现颗粒光散射信号与噪声的分离,完成颗粒光散射信号的降噪预处理。
步骤3中,22种特征指标分别为最值、均值、峰峰值、整流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峭度、偏度、均方根、波形因子、峰值因子、脉冲因子、裕度因子、重心频率、均方频率、均方根频率、频率方差、频率标准差以及功率谱熵、奇异谱熵、能量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