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6543.2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真远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81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热 功能 化学 催化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包括催化炉体和支撑架,所述催化炉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催化炉体的一侧上部设有进口,且催化炉体的另一侧下部设有出口,所述催化炉体的上端设有催化剂加入口,所述催化炉体的内部设有内炉体,所述催化炉体的内部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内炉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隔热板连接在催化炉体的顶部和支撑板上;所述催化炉体和内炉体的之间设有隔热腔。本发明通过在催化炉体的内部设置内炉体,并在催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设置隔热腔,在隔热腔内密封填充惰性气体,使得催化炉体内的热量被隔热腔隔开,防止热量从催化炉体的外壁传出,达到有效隔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
背景技术
催化燃烧炉又叫催化燃烧燃烧炉、催化剂燃烧炉。催化焚烧法,处理三废几乎全部采用氧化燃烧法,使有害废物在900℃以上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等,从而净化了废气。因而耗能很大,极不经济。采用催化燃烧法,借助催化剂,使有机物废气在无焰和低温下把有害物完全变为无害物(燃烧反应温度一般为250~500℃),燃烧时热量可自给或只需补充少量热量,排出的余热可回收加以利用。
目前,现有的催化燃烧炉大多无法达到有效的隔热效果,使得催化燃烧炉在使用的时候热量会从催化炉外壁传出,造成热量的浪费;且现有的催化燃烧炉的固定支架的稳定性不架,无法对催化燃烧炉的外侧起到很好的支护,导致催化燃烧炉的使用安全性下降,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燃烧炉,包括催化炉体和支撑架,所述催化炉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催化炉体的一侧上部设有进口,且催化炉体的另一侧下部设有出口,所述催化炉体的上端设有催化剂加入口,所述催化炉体的内部设有内炉体,所述催化炉体的内部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内炉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隔热板连接在催化炉体的顶部和支撑板上;所述催化炉体和内炉体的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进口、出口和催化剂加入口均贯通连接内炉体,所述催化炉体的内部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进出端贯穿催化炉体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放置催化炉体的凹槽;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催化炉体的支护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护机构包括固定弧形板和活动弧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的外侧面通过多个支撑斜板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面外侧,所述固定弧形板和活动弧形板均为半圆环状,所述活动弧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弧形板的一端,所述活动弧形板的另一端通过收紧机构活动连接在固定弧形板的另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弧形板的转动连接端外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的一端外侧面设有转动座,所述L形板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转动轴的轴部。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连接块、卡轴、收紧板、框架、限位销、齿轮和驱动把手;所述卡轴的两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弧形板的另一端,所述框架上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活动弧形板的活动端,所述齿轮的两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框架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收紧板呈钩形,且收紧板的外侧面设有齿条,所述收紧板的一端插接在框架内,且收紧板的外侧面通过齿条和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连接轴一端贯穿框架的侧壁,所述驱动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延伸端上,所述限位销螺纹连接在框架的上端面上,且限位销的内侧端向框架的内部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