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及其制备方法与零配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4701.0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新;曾令宇;黄回亮;寻忠忠;刘志明;王冠;郭峻宇;余大华;刘辰生;谭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111;C21C1/04;C21C7/06;C21C7/10;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方 坯中碳高铝钢铸坯 及其 制备 方法 零配件 | ||
1.一种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铁水入转炉冶炼,随后进行钢包精炼炉精炼、真空循环脱气以及大方坯连铸;
按质量百分数计,大方坯连铸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渣的化学成分包括:31~36.8%的SiO2、2.5~3.5%的Al2O3、15~17.25%的CaO、3.5~6.5%的MnO、9.05~10.95%的Na2O、14~16%的总C以及12~15%的F;
所述保护渣的碱度为0.40~0.48,熔点为900~980℃,含水量为0.10~0.35%,粘度为0.35~0.40Pa·S;
大方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冷却水流量为210~220N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方坯连铸过程中,二次冷却水的比水量为0.24~0.28L/kg;
其中,二冷区的水量分配比例为:足辊段为29~35%、一区为25~30%、二区为22~26%、三区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方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振动频率为65~135次/min,振幅为5~8mm;
和/或,大方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的电磁搅拌参数为650~750A/2.5Hz,末端电磁搅拌参数为600~680A/3.5Hz。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的熔炼成分包括:0.3~0.5%的C、0.75~1.05%的Al、1.40~1.60%的Cr、0.10~0.30%的Mo、0.25~0.39%的Si、0.35~0.55%的Mn、≤0.02%的P、≤0.02%的S,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的化学成分中,Cr的含量为1.51~1.60%,Si的含量为0.25~0.35%,Mn的含量为0.47~0.55%;
更优地,所述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的化学成分中,Cr的含量为1.51~1.54%,Si的含量为0.28~0.32%,Mn的含量为0.47~0.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入转炉时,控制铁水中S含量≤0.025wt%,Si含量为0.30~0.80wt%,铁水的温度≥1260℃;控制冶炼终点对应的C含量≥0.08wt%;
出钢时加入碳粉进行预脱氧,出钢过程中加入1.0~2.0kg/t的低碳锰铁、18~24kg/t的低碳铬铁以及2.5~3.0kg/t的铝铁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包精炼炉精炼过程中使用脱氧剂以对精炼渣进行维护,所述脱氧剂为不含Si的脱氧剂;
钢包精炼炉精炼过程中,前期化渣时的底吹Ar气压力为25~45m3/h,后期维护精炼渣过程中底吹Ar气压力为0~10m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循环脱气过程是在0~0.266KPa的真空度的条件下处理至少24min,纯脱气时间至少为18min;
真空处理开始3min后加入铝块以调整Al的含量,破真空后喂纯钙线;
连浇炉软吹氩时间≥20min,开浇炉软吹氩时间≥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过程中,开浇炉的温度≤40℃,连浇炉的温度≤35℃;
浇注过程中,全程无氧保护浇注,中间包使用Al-Ca质覆盖剂代替Mg质覆盖剂;
浇注后,将所得的钢坯进行缓冷或进行加热轧制,若进行缓冷,钢坯入缓冷坑的温度>600℃,缓冷时间≥48h。
9.一种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其特征在于,经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10.一种零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配件的加工材料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方坯中碳高铝钢铸坯;
优选地,所述零配件包括螺杆、套筒、缸套、齿轮、高压阀门、镗杆、蜗杆或磨床主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7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